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在新加坡,林恩強的名號可謂如雷貫耳,他若不點頭說“OK”,你就別想買到燃料油。誰也想不到有一天這個來自莆田漁村的小男孩,會成為新加坡鼎鼎有名的“油王”。儘管林恩強的時代早已遠去,但坊間關於他的傳說仍然經久不息......

新加坡石油教父,帶領福建油幫做大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上世紀70年代起,福建民間就有石油貿易的存在,許多博出路、求生存的人投身其中。不過,受困於資源和政策,一直不成氣候。

直到90年代,福建油幫才漸漸做大,因為石油金字塔頂,出現了一位莆田籍的新加坡僑商——林恩強(Lim Oon Kuin)。在福建油幫的大佬群中,林恩強被視為教父級別的靈魂人物。

關於林恩強之於福建油幫的影響力,有這樣的背景故事。作為外貿重鎮,在廈門本地人心中有兩個影響深遠的人物。其一是“遠華案”主犯、走私大王賴昌星,賴昌星的石油是從林恩強那裡買的。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其二是海澳集團的掌舵人鄭金泉。為人誠信、仗義的鄭金泉在廈門政經兩界有著超然地位。鄭金泉的海澳,曾一度因缺乏油源而掛靠“兩桶油”苦撐。結識林恩強後,海澳迅速逆轉形勢,幾年後,他從中石化手中“搶下”廈門最大的碼頭。

除了這兩位,福建油幫內還有一大批帶著“林氏烙印”的人物,林恩強坐鎮新加坡石油巨頭的同時,也影響著、推動著中國千億級別的民營石油市場。

來自莆田漁村,從“油耗子”起家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埭頭鎮石城村

林恩強是誰?國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而在新加坡的石油業內,林恩強三個字就像是尚方寶劍。

林恩強,1943年出生於莆田埭頭鎮石城村,父親下南洋討生活,12歲那年,林恩強同母親一起投奔在新加坡父親。初二那年,他輟學隨家裡跑船賣魚。

依託馬六甲海峽的地理優勢,彼時的新加坡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油貿易中心,世界三大煉油中心之一。

每天不計其數的遊輪停靠碼頭,港口誕生了一批偷油謀生的“油耗子”。他們和“船老大”搞好關係,夜黑後,就帶著油桶、順著船舷翻身而下偷油。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一人一車”,林恩強靠著這輛油車起家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18歲的林恩強也加入隊伍。

別人一夜“走”一趟,他敢跑兩三趟,一年多的時間,他就成了當地石油走私圈裡小有名氣的人物。不僅膽子大,林恩強的格局也比別人高,他一直想著如何收手,如何改頭換面。於是,他改從油耗子手裡收油,再拉著油車跑業務。

期間,他跑遍了新加坡各大需要柴油的企業。一次次被拒絕,一次次堅持推銷,精力旺盛的林恩強一步步擴充版圖。1年多的時間內,他拿下新加坡郊區的一批企業,甚至還將油賣到馬來西亞的伐木場、種植園、礦場和工廠。

野心勃勃,奠定“油霸”地位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新加坡港口

隨即,林恩強創辦興隆貿易有限公司,告別過去偷油的不光彩經歷,成為正經的生意人。興隆創辦後,“圈地賣油”已經有不菲的收入,可林恩強的野心勃勃。

積累一定資金後,25歲那年,林恩強四處湊錢收購了一艘載重100噸的郵輪“海獅號”,開始涉足區域化的供油及航運業務。

進入70年代,林恩強又殺進洲際石油貿易,他不斷將賺得的錢投入購買郵輪;80年代,他進入原油提煉領域,興隆成為新加坡主要的石油供應商之一,被新加坡貿易發展局授予全球交易商項目的資格證;到了90年代,林恩強又一次性收購5艘超級郵輪、訂製19艘特殊郵輪,打造了新加坡最大的私營船企——新加坡海洋油輪有限公司。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興隆集團油罐車

1998年,他在一筆交易中一次性購入了46萬噸柴油,震驚業界,奠定在新加坡柴油貿易市場上的霸主地位。手握雄厚資本的林恩強成了燃料市場上的“莊家”之一。

他在低潮期大筆買進市面上的原油,囤積居奇,在價格上漲到他滿意程度的時候才拿出來。波譎雲詭、國際巨頭廝殺的新加坡燃料油市場,對其多有依仗的同行,開始稱呼其“OK林”。

帝國版圖擴張,穩坐燃料油半壁江山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林恩強旗下新加坡最大的獨立油庫

林恩強的帝國版圖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產業逐漸擴充至行業的各個領域。

在老本行燃料油貿易上,他旗下的海洋燃料供應有限公司,成長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燃料供應商,擁有從近海駁船到載重31.8萬噸的大型油輪數百艘。

如今,興隆集團的貿易範圍涵蓋原油、原料油、柴油、液化石油氣、航空煤油、汽油、燃料油及潤滑油等多領域,年營收高達140億美元,在石油交易總值上與國際石油巨頭BP、殼牌在亞洲交易總值相差無幾。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數據顯示,林恩強的興隆集團佔據了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燃料油市場的半壁江山。

誰也料想不到,當初那個來自莆田小漁村的貧困少年,能成為叱吒新加坡燃料油市場的商人,對於這個行業的掌控,超過半個世紀之久。

提攜福建籍後輩,傳說經久不衰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崛起刺激了能源市場,林恩強自然不會放棄這塊大蛋糕。

早在2010年,林恩強就頻繁往返於新加坡與福建之間。2011年3月,興隆集團在莆田湄洲灣先期砸下了50億人民幣,用於建設亞洲規模最大的石油倉儲基地,工程首期規劃用地面積達3000多畝,碼頭吃水深度13米。

從莆田走出去的“石油教父”,他一跺腳,國際油價跟著動盪

林恩強夫婦與招商輪船董事長

隨著年事漸高,林恩強慢慢淡出了公司管理,將生意交給子女打理。但在中國民營石油界,“OK林”的名號一直響噹噹。

多年來,林恩強有意提攜福建籍後輩。福建油幫的崛起,期間出現的所有風雲人物,如:鄭金泉、蔡天真等,幾乎都繞不開林恩強的影子。

儘管屬於林恩強的時代已經遠去,但關於他的經商故事、傳奇人生已經成為石油界的傳奇,坊間關於他的傳說仍然經久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