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歷史的改變,最終往往可以追溯到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節點。

1978年,青銅唱片的A&R霍華德·湯普森就站在那個節點上,當被問到是不是能去看一次摩托頭(Motörhead)樂隊的演出時,他意興闌珊地回覆道:“我沒啥興趣。”

他原本是打算拒絕掉這次邀約,但很顯然,搖滾音樂史給了他更重要的安排。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摩托頭(Motörhead)

當時,摩托頭樂隊的經理道格拉斯·史密斯傾盡渾身解數想要說服霍華德,因為這已經是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你不知道,”道格拉斯懇求對方,“我已經到處都問過了,如果你不簽下他們的話,他們可能就要解散了。”

霍華德最終勉勉強強地同意了,然後他擠進了倫敦卡姆登區的一傢俱樂部,場地已經顯然遠遠超過了容納限制。隨後,他被摩托頭“轟爆了”。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40年後,霍華德在摩托頭樂隊《1979》紀念盒裝專輯的內襯筆記裡詳細地記載了這個故事,這個紀念套裝包含有樂隊1979年經典的兩張專輯《過猶不及(Overkill)》和《轟炸機(Bomber)》的半速復刻版,以及新披露的當年兩個現場演出的錄音。

總體上,這個紀念套裝將包含七張大碟,以及7英尺的《No Class》單曲、《轟炸機》的巡演計劃、《過猶不及》的樂譜和一本40頁的內襯筆記——內容真的值得一看。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摩托頭樂隊《1979》紀念盒裝

如果不是因為霍華德的一念之差,現代音樂的面貌將與今天的現狀大相徑庭。

如今,摩托頭被公認為是重金屬的鼻祖,例如,眾所周知的,如果不是摩托頭開創那種對快速演奏的狂熱,Metallica永遠不會發明出激流金屬這種風格,而後者對於全世界範圍內無數的金屬子流派的誕生至關重要。

2013年,Metallica的鼓手拉斯·烏爾裡希(Lars Ulrich)在《VH1的音樂背後》中表示:“摩托頭是我想要組建自己的樂隊的主要原因之一。”

機緣巧合的,拉斯在16歲的時候曾經受邀參與摩托頭的彩排,而一週之後,他就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後來Metallica的主唱老詹(James Hetfield)。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Metallica與摩托頭合影,1995年

誠然,80年代的Metallica把朋克的能量注入了金屬樂riff中,但最初連接起金屬和朋克之間紐帶的,還是摩托頭那種咆哮的、震撼人心的演奏。

樂隊的代表人物,搖滾樂傳奇萊米(Lemmy Kilmister)曾經就是倫敦朋克舞臺上的一根定海神針,這就如同1976年雷蒙斯在The Roundhouse的那次傳奇的演出一樣。

毫無疑問,摩托頭是70年代的音樂界裡最快、最響、最堅毅的聲音,而《過猶不及》完美的集合了這些元素,在這張專輯裡,鼓手“野獸”菲爾·泰勒(Phil “The Animal” Taylor)用一段破天荒的底鼓雙踩開始了這張專輯,這也讓他成了整整一代鼓手的榜樣。

到1984年的時候,這種如同直升飛機起飛似的雙踩技巧才成了一個鼓手是否合格的標準;但在1979年的時候,泰勒的腳法已經是閒庭信步一般。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Phil “The Animal” Taylor

而《過猶不及》和《轟炸機》也提醒著我們,萊米在樂隊演出開始的時候說的那句“我們玩的是搖滾樂(rock’n’roll)”可不是鬧著玩的。

他當然知道摩托頭在整個音樂歷史發展時間軸上舉足輕重的地位——毫無疑問,摩托頭在朋克和金屬樂的世界裡都享有盛譽,但他仍然清晰地表述著摩托頭是可以追溯到小理查(Little Richard)和查克·貝利(Chuck Berry)的那種音樂的。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由於這次重新發行的《1979》並不包含有2005年豪華版的一些附贈內容,所以很遺憾我們不會聽到《Leaving Here》和摩托頭翻唱版本的《Louie Louie》——從後者你可以感受到摩托頭受到經典搖滾的影響。

儘管如此,你還是可以從一些遺珠歌曲,比如《(I Won’t) Pay Your Price》和《Stone Dead Forever》中感受到樂隊的音樂基因根源。

對於泰勒來說,他那種腳踏實地的演奏證明了他才是布袋秀中“野獸”鼓手的原型,而他自己的影響根源則可以追溯到摩城音樂的節奏布魯斯。因此,摩托頭的經典歌曲中總是帶有跟過去相關的shuffle和boogie,而樂隊初始陣容的吉他手“快速”艾迪·克拉克(“ Fast” Eddie Clarke)也同樣居功至偉。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 Fast” Eddie Clarke

說起《1979》專輯裡的那些現場錄音,雖然不至於慘不忍聽,但是音效確實也不甚理想——可能還不如1981年的現場專輯《No Sleep ’til Hammersmith》,後者曾經在英國排行榜上登頂過。

所以,樂迷們可能得先把自己的耳朵調整一下,然後才能想象一下摩托頭在舞臺上發出巨大轟鳴的狀態。

雖然現場歌曲的清晰度不佳,但是這更加讓人們可以感受到摩托頭的音樂是如何誕生的,當你聽到萊米、克拉克和泰勒三人是如何在演出中創作出那些動聽、快速的曲調,以及傳達出那種對生命痴狂的熱情時,你對摩托頭的理解會更加完整。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萊米(Lemmy Kilmister)

同時,從現場你也能領悟到,雖然萊米的標誌性低音是摩托頭的招牌,但是作為樂隊整體,克拉克和泰勒在1979年的離隊,也讓樂隊失去了至關重要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過猶不及》才僅僅是樂隊的第二張專輯,但“摩托頭”這個詞彙的所有含義都可以從這張專輯中找到。

萊米在歌曲間隙說的那些話也格外耐人尋味,顯然他那時候很清楚樂隊的另類地位。有一次,他對著人群諷刺性地說,樂隊是直到最近才變得“流行(fashionable)”的,他完全有權這麼說。

儘管他對追隨者們狂熱的支持感到高興,但他也很生氣,因為買摩托頭T恤的人比買專輯的人多多了。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1979》的紀念盒裝專輯捕捉到了當年那支渴望到幾乎絕望的樂隊,當萊米在舞臺上發表那番言論的時候,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樂隊還能存在多長時間,更不要說名揚天下了。

但是《1979》的存在充分證明了,摩托頭可不僅僅只是重金屬音樂的催化劑,他們同時也是一支經典搖滾樂隊,樂隊的聲音在1979年時是特立獨行的,所以顯而易見的是,當年的其他的主流搖滾樂隊都無法接受他們。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一年之後,摩托頭憑藉著熱門單曲《Ace of Spades》一舉成名,那也成了樂隊最持久的一首單曲。

但當我們回顧《過猶不及》和《轟炸機》時,我們會感嘆,這兩張專輯中至少有十幾首歌原本應該出現在主流的搖滾電臺裡的,然而一切都只是生不逢時。

2019年,當摩托頭被提名搖滾名人堂的候選名單,《1979》的重新發行,或許會讓人們更加意識到他們在搖滾樂歷史中原本應該有更高的地位。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摩托頭:不只是重金屬催化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