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自古中華傳承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國早在古代便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這對周邊的其他國家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韓國、日本、越南等中華文化圈國家。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以日本為例,在日本是非常推崇中國文化的。日本的"文化"發源於我國的漢文化,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基礎,然後進行了"分野",用了1400年的時間從中國文化中獨立出來,成就了日本現今的獨特文化體系。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一、漢學在日本是衡量修養的重要指標

日本人在致辭中,總會引用幾句中國古文,或來自四書五經或來自唐詩,以表示其文化修養的高深。在2008年日本某種官員招聘考試中,在考試內容中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佔了相當高的比例。所以,懂得漢學的程度是判斷日本政府保證招上來的公務員有一定素質的重要標準。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二、日本延續漢學重要實用的管理方法

自古以來,日本將漢學視為治世之術。認為公務員懂得越多的漢學,越有利於更好地用於管理和完成自身的職責。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的日本,在790年平安京時代,日本都城、京都完全仿造中國的長安、洛陽而造。在德川幕府時代,官學是宋學來自中國宋朝,也稱朱子學。德川幕府將朱子學奉為國學,並且禁止其他一切學說。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三、日本保留中國古代傳統習慣和禮儀

日本的"跪坐"便是延續中國的傳統,我國在先秦的時候都是穿"開襠褲",為避免不"雅",所以都是跪坐。日本如今除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場合外,在家中依然習慣性的跪坐,尤其在接客時"跪坐"是非常重要的禮儀。

吃飯時日本人講究"一人一餐制",也是延續我國明代的傳統,這是根據"周禮"定下的規矩,且根據地位的不同要分食不同的食物,夫妻也要分桌飲食。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四、日本對漢字的重視

文化層面上,日本完全不抵抗中國文化,在"漢字"的應用上,日本人曾以一個人認識"漢字"的多少來決定他社會地位的高低。

在會議等重要場合,都要書寫繁體"漢字",比如在日本的正式法律文書中,漢字的覆蓋率超過八成。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在日本看來,中國文化和政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日本人保持這謙卑之心,並不以文化為中心,而以強大為中心,什麼有利於其強大就積極吸收,並不排斥外來文化。

韓國:從漢化最徹底到去漢文化

不僅是日本,漢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極其深遠,以漢字的使用為例,韓國在漢字的使用曾在最廣泛的,古代漢化也最徹底。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商朝滅亡後,紂王叔父箕子率族人來到朝鮮半島,建立了箕子朝鮮,而漢字也就在這個時候傳入。直到明朝中期,朝鮮李朝的世宗大王才命人制定了自己的文字。漢字在韓國被使用近2000年,95%以上的韓國曆史、文學等書籍都是用漢字記錄的。

在19世紀末,漢字的地位發生了根本逆轉。當時中國國力的衰落失去了在文化上的影響力。同時朝鮮捲入世界潮流,民族主義開始覺醒。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1948年開始,韓國想要去除中華文化在韓國的影響,首先要剔除的便是漢字。韓國立法廢除漢字,官方文字只能使用諺文,小學、初中課程不得教漢字。原本韓國的首都叫做漢城,在2005年韓國總統李明博把首都漢城改名成首爾。

韓國不想在主觀上繼承中國文化,減少漢字的使用,增加韓國民族文化的獨立性。

為什麼日本人推崇漢文化?而韓國極力去除漢文化,還搶文化歸屬?

相對於韓國,日本更偏重於從其他優秀的文化中吸取積極的部分,而韓國則始終認為

要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強調自身的獨立性。

就像有些網友的說法:當日本與中國在某些文化方面有交叉時,日本人會說"這發源於中國,但是我們現在做得更好";而韓國人會說"這是我們發明的,中國人偷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