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總宜人

桂花總宜人

南宋詩人敖陶孫曾寫道:“紅紫有偏尚,桂花總宜人。”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奼紫嫣紅中,人們各有所好,喜歡不同的花色,但桂花卻是大家都喜歡的。

單位裡,小區裡,街邊的道路上,種植著一株一株桂樹。平時,它們默默無聞,沒有太強的存在感。忽然一天,大概是在一場久違的秋雨過後,浮動的暗香悄然從鼻尖飄過——桂花開了。

時令一到,桂花就像接到了衝鋒號一般,成群結隊,競相綻放。那橢圓形葉片中間,簇生出許多米粒大小的花兒,有的金黃,有的銀白,在秋風中“起舞弄清影”。

一縷桂花的醇香,隨風飄溢在大街小巷、鄉村原野。常常還沒留意到哪有桂樹,早已經被流金馥郁的清香襲擊得神魂顛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是秋天捎給我們的一個禮物,一個寫滿了甜蜜與芬芳的禮物。

小時候,家鄉土地上種植的大多是成林快的經濟樹種,沒怎麼見過桂花樹,只是在嫦娥奔月的故事裡,知道桂花樹應該長在寂寞的廣寒宮裡,任吳剛日復一日地砍斫。

後來,“結識”了屈原,在他的詩作裡多次遇見桂花。《九歌 東皇太一》中有“蕙餚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九歌 湘君》中有“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九歌 湘夫人》中又有“桂棟兮生橑,辛夷楣兮藥房”。

在屈原筆下,桂花與椒蘭一樣,是高雅和貞潔的象徵。

學了唐詩宋詞,更感懷於桂花的綽約丰姿。王維一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將桂花的恬靜和淡然,描摹得入木三分。李清照的詞句“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更是將桂花的低調與謙遜,刻畫得惟妙惟肖。

不管是幽靜的庭院,還是荒僻的原野;不管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冷寂的山村;甚至祠堂、寺廟、廣場、公園等,都可以看見桂樹那亭亭如蓋的身影,都可以嗅到那沁人心脾的甜香。不擇善地,不避荒涼,不懼風雨,不挑貧富……這就是桂樹之美。

而詩人眼裡的桂花之美,美得不食人間煙火,像是來自天上的花木。於是,便有了李賀的“聯翩桂花墜秋月”,宋之問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李商隱的“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桂花,用鵝黃的色彩與恬淡的氣息,充斥在秋日的氛圍中,譜寫出屬於這個季節的詩意。

桂花濃郁,花期卻短。一陣風吹來,一場雨落下,花朵便相繼零落。那些輕輕巧巧的花兒,完成了一生的使命,重新迴歸到大地的懷抱中。

這世界,我來過,我香過。點點滴滴,零零星星,撒了一地,如同流星劃過天空,身後是一道看不見也驅不散的香魂,隨風飄得很遠很遠。

寫文至此,瀏覽朋友圈,看到一朋友發出的信息:昨日接到電話,走丟了快七年的奶奶找到了,現在外地的一個敬老院,馬上出發去接她……原來,世界上真的有奇蹟!

失而復得,喜極而泣。這樣的人世間,多好!

世間的許多人事景物,給我們留下難忘的記憶,也引發別樣的情思。久別重逢的喜悅,就如這一年一度的桂花香一般,惹人沉醉。

桂花總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