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期中快要到了,又要開家長會啦!怎麼開家長會,才是有意思有意義,並讓您和家長的溝通更順暢,讓您今後的教學保育工作事半功倍?下面這幾招,可以學學。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01會前準備,這樣才能臨危不亂step.1會前準備——給家長髮送溫馨邀請函

給每一位家長髮一個通知或邀請函,明確時間和地點,行車路線及停車方式。將家長會的簡略流程提前告知,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主題,讓家長充滿期待。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step.2迎接準備——營造友好的家長會氛圍

把主班老師的名字粘貼在教室門上,以方便家長尋找地點。其次為營造一個歡迎、友好的氛圍,在黑板上寫上“歡迎家長”四個字。可為家長準備好茶水和可供翻閱的相關材料。家長來到後,要熱情地接待家長,並確認他們的身份。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step.3選擇形式——單聊還是群講?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

不宜對視而坐,也不宜站在講臺上居高臨下,這樣會讓家長感到不舒服。儘量和家長坐在課桌同一側,讓家長感到親切自然。家長會結束後,對一些情況特別的學生,主動和其家長展開溝通交流。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02嘗試,四大“特別”方式顛覆傳統“大講堂”1.幼兒主人翁式

以往的家長會,老師說,家長看,參與度不高,走個過場、打個照面就算完事。學生自己組織策劃的家長會,邀請父母前來分享成長點滴,不僅能深入地促進家園溝通,而且打破了老師“滿堂灌”的老傳統,這樣的家長會少了壓力,多了樂趣。

案例:幼兒組織策劃,不再只嘮學習,而是溫情脈脈。

老師、家長靠邊站,看孩子們唱歌、變魔術、講笑話。主班老師陳老師說,以前的家長會有不少家長缺席,而這次由孩子組織,只有一位家長請假。

家長會的重頭戲放在孩子的自我介紹和才藝表演上。學生還專門設置了家長表演朗誦詩歌和親子互動環節。把家長會交給孩子負責,開心了孩子,會不會少了家長最想了解的學習情況和教育方式的彙報呢?

主班老師介紹,有關孩子的學業情況都被分裝在信封裡,放在各自的桌面上。裡面有各個老師對孩子在園表現的評分,還有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別人對孩子的評價以及孩子寫給父母的話。家長會也預留了時間給教學老師、保育員、家長代表講話,傳授家庭教育經驗。

2.熱點主題式

“主題式”家長會,關心家長真正關心的問題。可以先通過家長群蒐集家長想要了解的熱點話題,以主題論壇的形式呈現在家長會上,集思廣益,不僅能切實解決家長心中的困惑,還能把學校、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傳達給家長,讓家長的教育觀、育兒觀得到提升。

案例:蒐羅家長心中的“小秘密”,辦一場答疑解惑的思辨大論壇

“一次家長會,一個主題,所有的家長圍繞著主題討論”,家長張先生說起家長會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就像他上週四參加的家長會,主題是“幼小銜接”。家長會之前,家委會在家長QQ群裡徵集意見,家委會把大多數家長關注的內容告訴主班老師。主班老師覺得“幼小銜接”的話題不錯,就把這個話題確定為此次家長會的主題,而且還邀請了“幼小銜接”教育經驗豐富的老師來一起探討交流。

自從聽完這場講座後,許多家長對“幼小銜接”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加明確了幼小銜接的具體內容,瞭解到了自己的重要角色和任務。家園攜手,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因素,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圓桌茶話會式

圓桌式對話,沒有主次、尊卑之分,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在一個平等的話語平臺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碰到拘謹話少的家長,大家圍坐在圓桌的“親密”氛圍中,喝個茶吃個水果就能漸漸打開話匣。

案例:幾張課桌挪成大圓桌,氣氛輕鬆還能交朋友

把排列整齊的課桌,乾坤大挪移地排成圓桌,老師與家長並排坐著,面前還有數盤時令水果。這就是一場特別而有趣的家長會。

家長張女士逢人便會“炫耀”這場另類家長會,就像老朋友聚會一樣,氣氛輕鬆還能夠交到朋友。與單位茶話會不同,聽老師介紹完孩子的在園情況,大家就開始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孩子都是同齡,而且還同班,家長們的共同話題可多了。

“2個半小時,不知不覺地就過去了。”張女士說,她一向最討厭開家長會,最近兩次家長會以圓桌茶話會形式出現,她漸漸愛上了。

03看看國外的家長會都是啥style?美國:停課放假一整天,校園由學生“唱主角"

全部由學生“主講”。家長會集中在某一天,學校全部停課。家長可以選擇這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到學校參加家長會。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這一天裡,教室的擺設與以往不同,改成十張鋪著桌布的方桌,桌上放著檯燈和一小盤糖果。老師引導各個家庭圍著一張方桌坐,大家輕聲講話,互不干擾。接下來,就由學生向家長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英國:家長提前預約排隊,全程一對一單獨交流

英國的家長會都是一對一的。老師和家長直接溝通,時間大約15分鐘或10分鐘。家長頭幾天在預約表上填好時間段,然後依次和老師單獨交流。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老師事先已將每個孩子的情況做了書面準備,記錄的不是學生的分數等級,而是學生在不同活動中的參與情況、學習態度及能力等,最後老師據此得出的評語和孩子的自我評價。

法國:隨時溝通提建議,強調細節與民主

每年開學的家長會最為重要。學校需要向家長介紹情況,讓他們與孩子熟悉學校的環境、場地、運作方式以及新學期的各項信息與變動。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法國家長會與校方的對話很多。家長協會代表會將普遍性意見與訴求向校方提出。此外,家長與老師還會通過練習本的方式相互交流信息。雙方可以隨時在本上留言,孩子每天帶去學校。

瑞典:家長會就像開party,老師家長一邊吃一邊聊

在瑞典,家長會時,家長一般都會帶蛋糕、餅乾、糖、水果等,學校也會準備飲料、咖啡。這種聚會是自由和非正式的,家長到了就喝茶、閒聊,孩子們在旁邊吃喝或玩耍。活動目的是讓家長們能夠互相交流經驗,同時和老師自由交流。學校老師們會向家長彙報教學成果,同時舉辦彙報演出。孩子們的彙報演出,通常在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裡。

家長會這樣開,有意思…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園長幼師通小編轉載整理,只為分享優秀教育理念,促進幼教行業健康發展。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的付出,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