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老家地裡的野花品種很少,最常見是馬蓮開的花。

每年春天,在荒野裡,土路旁,屯子旮旯脊角,到處都能夠看見馬蓮開的花,馬蓮花是蘭紫色的,每朵如小酒盅般大小,一墩一墩的煞是好看,招人喜愛。

這些年來,每當我到鄉下,看見那路邊的馬蓮花,就會想起一個人來,想起她美麗的身姿,想起她甜蜜笑容,想起她不肯屈服的堅強性格,她就像一朵馬蓮花一樣在我記憶的屏幕上散發著天然淡淡的馨香……..

她叫沈蘭,上小學時候總愛扎蘭紫色的蝴蝶結,風兒一吹,象飄動的“馬蓮花”,同學們就送給她一個綽號就叫“馬蓮花”。

沈蘭是我下兩班的學生,也算是一起土生土長長起來的娃。有一種現象,不知道大家感覺到沒有,在學校讀書時候,最引人注目的女生不是學習好,而是她們的容貌。沈蘭不但學習好,還有嬌好的容貌,能歌善舞,東北大自然的風霜雨雪將她雕刻出一張甜甜的好臉蛋,培養了她樸實,大方性格,不但具有女性特有的靦腆,還有叫男孩子喜愛的嬌恬,風鈴般的笑聲如磁力線一樣攝人魂魄,她不愧於學校的班“花”和校“花”。

那個時候,“讀書無用論”正在盛行,可是,她們班沒有一個輟學的,每天她成為男生上學的精神力量。有的男生說過:如果能夠娶她做老婆,夏穿棉,冬穿單,喝口涼水心也甘。農村的土地太貧瘠了,太板結了,就是增長知識的學校,也沒有愛情生長的氣候,男女生都不說話,愛只能在心中。幾年學習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大學沒有招生。男同學們都失望地回到各自的屯裡,成為了“回鄉知識青年”。世界上最難懂是少女的心,他們作夢也想不到,在學校裡朝思暮想的沈蘭,卻愛上是她下班的同學,在學校裡誰也瞧不起的“小不點”程明。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愛情啊,就這麼奇怪,有些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卻不知道愛對方什麼,有的人路見一面,卻永久地忘記不掉,甚至想念一輩子。“小不點”根本沒有想到沈蘭喜歡他。大家都說:“馬蓮花”插在牛糞上。

“小不點”程明和沈蘭是一個生產隊的。他是個老實巴交的孩子,家境不好,打小就缺少營養,長的特別袖珍,唯一特點就是學習好,只可惜在當時農村,你是“愛迪生”也得參加生產隊的勞動。那時候農村人找對象女方挑小夥兒標準,要身體壯能勞動的,家裡有錢的。小不點”一樣都不佔,一起畢業的同學都結婚了,他對象還八個字沒有一撇呢。情竇初開的“小不點”多麼渴望愛情的到來啊,沈蘭和他主動相愛就象那路邊的馬蓮花兒一樣,為“小不點”心靈上久旱的乾土點綴了一抹新綠,同時又毫無顧忌地傲視周圍那些枯萎的草芥。一個生產隊勞動,他們一同走在鄉間田野裡,品味山鄉特有幽美;鄉間的毛毛道上,她們喃喃細語;野花開放的草地裡,她們追逐著;鄉里的培訓班,他們如飢似渴學習科學技術;村裡的業餘劇團,他們扮演一對男女青年……偏僻的鄉村,她們身影給沉睡的大地喚來了春意,她們的愛情使人羨慕,使人嫉妒,同時也招來非議。

雖然,我們的國家已經建立二十多年,《婚姻法》已經頒佈許多年,很多的人還是認為他們“不正經”,甚至是傷風敗俗。沈蘭父母不允許他們來往,給她託媒找嫁,她去找他:要嫁給他,父母提出的條件也很簡單,拿聘禮四百元。四百元?按當時的物價指數和農村的收入,簡直是天文數字。這是她的父母故意難為“小不點”,他根本拿不出來這些錢來。天不滅她,她多次尋死都死不成,家人給她找婆家了,在結婚那天晚上,她穿很多個褲衩子,那個男的用剪刀剪也沒有得到她的貞操,第二天她就失蹤了。

《春天的故事》唱響大江南北,“小不點”成為工農兵第一批被保送的學員,保送到南方一座大學學習。他家生活困難,她給他寄錢,寄糧票,寄自己織的毛衣毛褲,寄自己做的布鞋。千里之外,她一顆火熱少女心給了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力量和勇氣。頭一年,他們火熱得很,慢慢地,她感到他的溫度冷,她到學校裡問她為什麼?他請假,陪她在一起住了幾天。這次,毫不猶豫地獻上了少女給心上人最珍貴的禮物。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她回到了鄉下,當上民辦教員,民辦教員在農村也是農民羨慕的職業,可以不參加集體勞動。她天天苦盼著郵遞員的身影,同時又擔心自己身體的某些反映。身體沒有反映,盼來郵遞員送來“小不點”的信。看完信,她昏過去了,等她醒來的時候,全學校已經知道信裡的內容了:“小不點”告訴她,學校已經知道他在農村訂婚,這是學校絕對不允許,選擇只有兩條,一個是被開除,一個是解除婚約。他反覆考慮,只能解除婚約了…..他又說很多對不起她的話,告訴她,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去找他。她一下子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議論的話題,她沒有去鬧他,她知道,她去鬧,可能得到他,卻使他失去了前途……她選擇了一個苦果自己吃的結局,離開了生她養她多年的土地,重新選擇有利於她生存的條件和土壤……

沈蘭性格就象同學們送給她的綽號“馬蓮花”一樣,“馬蓮花”能夠在山村土路的車轍裡生長,任憑農夫的馬車踐踏和碾壓。她也能用生命和堅強不屈的品節捍衛自己不容凌辱的尊嚴!她離開了家鄉,搬到了一個陌生的南方小縣城,在那裡她找了對象,過上了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頭幾年,她回家鄉串門,同學請她們兩口子吃飯,她還特意矚付大家不要提及她的婚戀史。她一輩子都感覺對不起這個他。在家裡她一直默默地對他好,什麼事都順從他,在她丈夫的心裡,她是有“前科”的人。

一個人的生命很短,值得留戀的是生命的過程。馮蘭說過:“愛一個人,過一輩子日子和看一眼都是一樣的,愛過,值了……”

寫到這裡,又想起來了小時候的兒歌:“你拍一,我拍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鄉情散文:馬蓮花兒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