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都挺好》裡有一段鏡頭: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由老闆蒙志遠一手提拔起來。

蘇明玉的好友兼同事柳青做假賬,老懞下令徹查整個江南江北公司。財務的老毛認為蘇明玉沒問題,不用查,因為老懞很信任蘇明玉。但是老懞說:出一個柳青就夠了。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最終,小蒙總空降為總經理,老懞讓蘇明玉協助小蒙總打理集團,因為只信任她一個人。

換言之,客戶、大權全部收到了小蒙總的手裡,蘇明玉是空頭將軍。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除去劇情不談,單講職場權術,我們看到的是,哪怕以蘇明玉與老懞的這種信任度,作為老闆的老懞始終不完全信任蘇明玉。

那麼,到底為什麼老闆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呢?

尤其外貿公司的老闆,更是時刻防備業務員出去單幹,帶走客戶。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之前在一個大工廠待過幾年,聽過一段歷史:

公司剛開通外貿業務初期,招聘的人中有一個很厲害的業務員,姑且稱為Kora。

Kora工作非常賣力,業務能力也的確厲害。

當時外貿部門剛成立,只有幾個業務員,她作為有經驗的人被寄予厚望。

Kora也沒有讓人失望,入職不到兩年就完成兩千萬的銷售業績;第三年總部下達了五千萬的銷售目標。

Kora有很大的壓力,但是仍然盡心盡力地完成。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此時,總部又出臺了新政策:提成制度變成獎金制。完成85%以上的業績目標,才能拿到全額獎金。

而這個獎金額度,是根據個人的經驗、工作年限來定的。

舉個例子,

A和B都是新入職員工;A業績目標是400萬;B業績目標是50萬。

若能夠完成85%業績目標,A的獎金可能只有1.5萬;B的獎金可能有2萬。

原因是:A的區域更好開發,且A沒有工作經驗;B則相反。

其實深層次的原因是:B是本地人,且有點沾親帶故。

可想而知,這是多麼不公平的制度。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但是Kora暫時不想辭職,因為畢竟自己已經有了很可觀的客戶資源和返單率,獎金也很可觀,雖然比起提成比例來說,降低了一些。

然而,公司還不滿足:

半年後,新政策規定:Kora升任某大區總監,負責開發某區域新客戶。基本工資增加一千,獎金上調,還有新客戶開發的定項獎金。

事實上,這篇區域簡直是。。。

做外貿的都知道,產品是有一定的目標市場的,並不是所有區域都有大量的客戶。

這就意味著,Kora必須將手裡所有客戶全部轉移給接手自己業務區域的人

這個人,一定是工廠沾親帶故的親戚。

一系列地動作,終於逼急了Kora,立刻辭職,帶著公司的大客戶跑了。

公司直接損失大量訂單。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上述案例真實率比較高,因為緊接著我也見識到了很多類似的事情:

趁著業務主管請產假,將所有客戶轉移給另一個人;

一步步架空女業務員的客戶資源,轉移給新來的男業務員,因為他們沒有長時間的產假;

業績能力非常突出的兩個業務員,一夜之間被要求更換區域,理由如出一轍;

生產總監、銷售總監同時辭職,理由不明;

......

Etc.

同樣的,在我後來的職場經歷中,也遭遇到各種各樣的質疑。

這些質疑有的是因為同事的有心挑撥;有些是老闆本人的“先天性”疑心。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經過總結和觀察,我發現外貿公司老闆的高度疑心率,原因有這麼幾種:

1. 老闆本身的創業原因:

70後、80後們創業時,有一部分老闆是帶著客戶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本就是帶著客戶單幹的。

這部分老闆的疑心特別重,總覺得自己這樣做一點也不難,且是絕大多數人的做法。

所以,一旦有優秀的業務員出現,一邊依賴著,一邊忌憚著。

自己也很痛苦的,卻也控制不住自己。

理智的老闆,會讓這種疑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彼此相安無事,皆大歡喜。

疑心太重的老闆,控制不住自己的隨時質疑,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緊張兮兮,控制不住自己用懷疑的眼光,質疑的語氣。

久而久之,業務員也就心寒了。

其實現在新一代的90後甚至00後外貿新老闆,更重視讓員工擁有自由的空間,讓業務員心無旁貸地開發客戶,也就是回到創業最初的理想狀態中。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2. 惡性循環,十年怕井繩

有的公司,出現過業務員帶單辭職的事;

有的業務員看到過老闆疑心太重的情況。

這種事情,尤其有經驗的業務員遇到的更多、聽到的更多。

於是,彼此的相遇,本就是在有戒心的基礎上。

老闆不敢信任業務員;業務員不敢付出真心。

這就是惡性循環。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3. 彼此的誤會

直接舉個例子吧。

第一年入職我很看重的一個公司時,因為有經驗,加上幸運,很快就成為公司的業務主力。

不知道為什麼,公司的同事們總是在流傳我一定會單幹。

當時很單純,覺得大家是開玩笑,殊不知這種話是老闆最介意的。

提成的發放,由一單一次,變成了每個月只發到基本扣稅標準,美其名曰為我省錢。於是越積攢越多。

年底時,一直也沒提要全部結清的話。我去爭取時,就說扣稅很嚴重,先給我一個月工資,讓我過年。

我說,交稅是義務,該扣的就扣吧。

最終拿到手了,也受到了一段時間的冷臉。

後來,關係也慢慢緩和了,彼此信任過,最終在幾年後依然分道揚鑣了。

公司那樣壓提成,肯定是輕信了那些流言。

我也多少有些介意。

所以,若想讓業務員信任自己,還是不要做這種引起誤會的事情吧。

畢竟招聘他們的初衷,只是為了多開發客戶,多拿訂單,而不是來玩宮鬥。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那麼,公司和業務員之間有沒有完全的信任呢?

《都挺好》雖然是一部電視劇,說的這個職場現象卻比較真實。

完全信任,是比較理想的。若你遇到了,那就好好珍惜吧。

絕大部分是做不到的,畢竟人非聖賢,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

那麼,到底怎樣將毫無芥蒂地長久相處呢?

我的觀點是:

老闆將疑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除非有實證,不要輕易做些引起業務員誤會的事情,也不要輕易用質疑的語氣說話。畢竟能做業務員的,也沒幾個心思不靈通的。

業務員呢,就帶著平常心,做好分內之事,努力開發訂單。不要想方設法讓公司信任自己,別抱希望,就不會失望。畢竟,你是做業務的,不是玩政治的。

能否彼此信任,就順其自然吧。

刻意爭取來的信任,終歸是不長久、不穩妥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做公司的初衷,是集合更多優秀的業務員,將業務壯大,而非上演老闆與業務之間的彼此試探。

彼此信任,也不是單方面的責任,老闆和業務員一起努力才能做到。

這是種很理想的狀態,祝願你我能夠遇到、做到、達到。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就分享到這裡了。

如果你的外貿工作,因為我的文章而有了新的提升,記得回來分享這個好消息給我~~

最後,預祝想做外貿的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你的外貿第一桶金!

外貿公司老闆為什麼總是很難信任業務員?

Hi~~我是小G

喜歡碼字;記錄外貿經歷;吐槽外貿職場

我的文章,全是本人親歷;若你喜歡,點擊"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聽說關注我的都減肥成功了,變帥了,變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