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進博會時間|開幕日這些難忘瞬間,向世界傳遞什麼信息?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

開幕式、領導人巡館、中法元首豫園夜話……新華社記者在現場,記錄下開幕日習近平主席活動的難忘瞬間。

【瞬間一】一同前行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這張照片展示的是上午9時30分許,習近平主席和外方領導人一同步入開幕式會場的情景。

全場起立,響起熱烈掌聲。

這樣“一同前行”的場景,近年在中國已不鮮見。

僅以2019年為例,中國就先後舉辦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迎來全球各地的貴客賓朋。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本屆進博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

同日,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舉行,4000多名來自全球政商學研各界嘉賓出席。

這些數字,彰顯著今日中國的吸引力,也展現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各國的選擇。

開放還是封閉?多邊還是單邊?共贏還是零和?在上海,大家用“一同前行”的行動,表明了共同的態度。

【瞬間二】金句頻頻

開幕式上,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中,習主席論開放、談合作,金句頻頻,引起各國領導人和嘉賓廣泛共鳴。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用大江大河,講述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用兩組對比,表明力促開放合作的擔當——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用親切的話語,傳遞中國開放的胸懷——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對習主席的演講,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致辭中回應:中國的成功故事表明,中國需要對世界開放,世界也需要對中國開放。訴諸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使用關稅武器和叢林法則,解決不了當前世界面臨的問題。

與會外國領導人表示,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將為世界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各方願抓住中國發展和開放的機遇,加強交往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共同擁抱更加光明的未來。

【瞬間三】巡館故事

開幕式後,習近平主席和與會外國領導人共同巡館。

在法國館,馬克龍總統熱情邀請習主席品嚐法國紅酒和牛肉食品。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在場的一些法國企業家向習主席表示,法國企業看好中國市場,希望進一步擴大對華出口。

而在中國館參觀時,馬克龍總統則興致勃勃地坐進了中國商飛大型客機模擬駕駛艙。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此情此景,讓人想起一年前首屆進博會上相似的一幕——

當時,也是在中國館,老撾和越南兩國總理操控復興號高鐵體驗艙模擬駕駛臺,親身感受以時速350公里飛馳的高鐵帶來的視覺和聽覺衝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連連讚歎“太快了”。

從復興號到大飛機,世界見證著中國的不斷髮展跨越,也在同中國的平等互利合作中獲益頗豐。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在脫貧攻堅倒計時顯示屏前,各國嘉賓也久久駐足,稱讚中國的脫貧成就。習主席說,中國願同各國分享經驗,共同建設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瞬間四】豫園夜話

法國總統馬克龍此行除出席進博會外,還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在前往北京前,5日晚,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在上海款待了馬克龍總統和夫人布麗吉特。地點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豫園。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之所以選擇在豫園款待馬克龍總統夫婦,意在交流互鑑。兩國元首夫婦觀看了崑曲、越劇表演,還欣賞了中國藝術家用崑腔演唱的法國喜劇《椅子》選段。

習主席說,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不同,但帶給不同國家民眾的心靈體驗是相通的,不同文化可以和諧共生。中法作為東西方兩大文明代表,應該相互尊重,交流互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馬克龍則表示,法中都擁有燦爛文明,都倡導不同文明包容互鑑。我期待這次國事訪問取得圓滿成功,為法中關係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內涵。

當晚,上海最高建築——上海中心大廈頂部亮起法國國旗圖案。從豫園望去,東方與西方交相輝映。

习近平的进博会时间|开幕日这些难忘瞬间,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

這是馬克龍第一次到訪上海。他感慨:上海令我驚歎,我在這裡看到了中國的開放與未來。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進步的縮影。習主席的話啟迪未來: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出品人:趙承

策劃:秦傑、鄔煥慶

監製:車玉明

記者:李忠發、鞠鵬、饒愛民、李濤、謝環馳、王曄、申宏、丁林、劉彬、丁汀

撰稿:楊依軍、朱超

視覺:苗夏陽、唐興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