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山騎樓街墟,彷彿時光倒退了百年


在廣東臺山市,中國第一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有163萬多人,分佈在世界六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比台山市常住人口還要多很多。

1840年後,台山人先後3次掀起國際性移民高潮,大量人員出外務工、移民海外。

上世紀20-30年代,大量華僑回鄉或匯錢回鄉蓋樓,捐資修建騎樓街墟。

1920年,新寧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後,台山掀起了橋圩建設的高潮。

這些騎樓街墟散步在臺山市區和各個鎮區,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些中西風格融合,古樸又原真的騎樓建築,是幾代華僑的心血凝聚。

步入其中,往往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彷彿時光倒退了100年。

截止今日,台山尚有僑墟82個,保存完整且比較集中的有13個。

完整的如臺城鎮圓山圩、水步鎮崗寧圩、大江鎮公益圩、斗山鎮斗山圩、四九鎮五十圩、端芬鎮上澤圩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端芬鎮的汀江圩,也就是梅家大院,這處規模龐大、圍成長方形的騎樓街墟在電影《讓子彈飛》中驚豔出場。

其實除了汀江圩,還要很多橋墟都常在電影電視節目中出現,不用過多佈景,都是滿滿的民國風。

而規模最大的臺城墟,有32條騎樓街道,超過1500幢騎樓,這些風情萬種的騎樓街,你覺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