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在CBA新賽季開戰以前,值得球迷期待的球隊有很多,北京首鋼引進了林書豪,北京北控由馬布裡執掌帥印,都足以吊足球迷的眼球。而遼寧隊由於史蒂芬森的加盟也是讓球迷無比期待,畢竟史蒂芬森上賽季在洛杉磯湖人隊。在場均只有16分鐘出場時間的前提下,依然能夠場均得到7分、3籃板、2次助攻的全面數據,如果史蒂芬森不加盟CBA,應該能夠在NBA獲得一份工作。所以說史蒂芬森可以說是CBA所有外援中超一檔的存在。

個人能力強不代表就可以成為CBA球隊的救世主,遼寧隊兩連敗的成績擺在眼前,在失敗面前所有問題都會被誇大的曝出,史蒂芬森與球隊的融入問題更是引發激烈的討論。

甚至有球迷說遼寧只有換掉史蒂芬森才能擺脫眼前的困境,看問題需要看本質,遼寧隊的戰績不如意真的不能全怪史蒂芬森,如果球迷真的想換外援,倒不如換掉遼寧隊的內線巴斯。

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遼寧隊兩連敗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史蒂芬森的表現。

先說史蒂芬森的個人表現,從數據來看史蒂芬森真的不差,兩戰得分都在30分以上,很多人覺得這是外援的常規操作,但是看過史蒂芬森球場上表現的球迷,一定會被史蒂芬森高效的突破能力所折服。可以說只要史蒂芬森想突進去,無論面前有幾人,他總是有辦法將籃球穩穩送進籃筐。

不得不承認史蒂芬斯在串聯遼寧整支球隊攻防的能力確實不佳,第一場比賽3次助攻,第二場1次助攻,足以說明史蒂芬森在遼寧隊對隊友的幫助可以忽視。

大家熟知的遼寧隊除了外援外,郭艾倫和韓德君絕對是場上的強點,但是兩場比賽下來兩人的發揮都不盡如人意,遼寧的大外援巴斯的表現中規中矩,談不上驚豔。而且遼寧隊的三分兩場下來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恰巧遇到的又是CBA聯賽中的頂級強隊廣東和廣廈,兩連敗也自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出了問題就要尋找解決的辦法,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史蒂芬森身上,可是史蒂芬森又有什麼錯?

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史蒂芬森能力已經得到證明,進攻端的站樁真的可以理解。

CBA任何一支球隊都無比依賴外援的發揮,在史蒂芬森加盟遼寧隊之前,球迷們也都對他耳熟能詳,總結起來史蒂芬森的特點就是:問題青年、滑稽搞怪、身體強壯以及勇於對抗。而史蒂芬森在自己職業生涯中從未證明過自己的領袖能力以及對球隊的掌控能力,但是史蒂芬森確實能得分,尤其是在CBA聯賽的賽場上,史蒂芬森在進攻端一定會有加分的表現。

遼寧隊能付出400萬美元的大價錢簽約史蒂芬森,對於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的肯定十分全面。所以無論是史蒂芬森的突破高效,還是他遲遲沒有辦法融入球隊的攻防體系,都是在遼寧隊管理層以及教練組的備案之中。可以說至少史蒂芬森一點都不水,他絕對是一個好外援,只是還未融入遼寧隊。

在進攻端史蒂芬森有球權時是一頭猛獸,對手沒有辦法阻擋。可是當史蒂芬森沒有球權時,就會成為一個看客,這也是球迷對其詬病的一個原因。確實史蒂芬森這一點做得不好,但全是他的錯嗎?

以往的遼寧隊在進攻中,郭艾倫的持球突破是一個強點,但跟史蒂芬森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換做任何一個教練來執教,球隊想突破的時候,史蒂芬森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人選。這樣的結果自然就是郭艾倫的持球時間被壓縮,這是史蒂芬森的錯嗎?得分效率高自然需要提升使用率。

而史蒂芬森打無球的時候,之所以會有站樁式的現象,首先就跟史蒂芬森初來乍到有關係,球隊需要適應史蒂芬森,他也需要適應球隊,更需要熟悉自己的隊友。兩場比賽下來史蒂芬森的三分球分別是11投3中和9投2中,他本就不是一個好的三分手,無球跑位的意義在哪兒?跑出空位繼續突破嗎?那還不如直接把球給他讓他繼續上籃得分,史蒂芬森選擇沒有球權的時候節省體力,待下個回合再衝擊籃下也不是壞想法,只是因為輸球了被放大。

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防守端的站樁更不是史蒂芬森的錯,都是聯防惹的禍。

史蒂芬森在防守端同樣被人詬病,就因為他總是出現站樁的表現。想起來這跟史蒂芬森的風格不一樣對吧?球風硬朗、不懼對抗的史蒂芬森竟然消失不見了。其實他在防守端的站樁這件事很好理解,史蒂芬森對於CBA聯賽來說絕對的新人,而聯防這個詞是CBA球場上最常見的事兒。什麼是聯防?說白了就是區域防守,一個對聯防不瞭解的人想當然的就是站在那兒防守,哪怕自己的區域裡是空氣。史蒂芬森即使想去單防,對手一場比賽下來會給他幾次機會?

況且CBA裡的外援大部分都是不善於防守的,不是他們沒那個能力,而是他們不願意。對於外援們來說把體力用在得分上才是他們自我價值的體現。

史蒂芬森也是一樣,如果攻防都指望他有上佳的表現,哪怕史蒂芬森想做到,也需要時間去學習、去適應。

史蒂芬森是CBA版的哈登,只是遼寧隊沒投手,遼寧隊整體實力的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遼寧隊最讓球迷喜愛、激動的時期,一定是第四節惹不起的那個時代。印象裡那時候的遼寧隊無論前三節落後多少分,遼寧隊總能在第四節強勢逆轉。那時候的遼寧隊國內球員實力真的是強,要突破有負責突破的,要三分有能投三分的,防守端又是怎麼跑都不累的。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這麼多年過去了看著遼寧隊的比賽,竟然還是那幫人在球場上馳騁。恍然間明白遼寧隊也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代,任何一支球隊想要保持住聯賽中的地位,年輕血液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現在這支遼寧隊甚至找不到一個穩定的三分投手。

有人說史蒂芬森是CBA版的詹姆斯,個人不敢苟同,史蒂芬森沒有串聯球隊的能力。但其實史蒂芬森可以成為CBA版的詹姆斯-哈登,為什麼?哈登的打法就是三分加突破,在CBA聯賽球場上史蒂芬森沒有哈登三分強,但突破效率可比哈登高的多。只是哈登身邊都是射手,可史蒂芬森周圍射手在哪裡?

遼寧隊整支球隊實力的下滑是不爭的事實,真不能把輸球的責任都強加在史蒂芬森身上。

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出了問題得解決,換個大外援是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出了問題就要解決,由於CBA聯賽的規則原因,想要交易國內球員就沒必要考慮了。那隻能在外援身上動心思。很多球迷覺得遼寧隊換掉史蒂芬森是不錯的選擇,可是換又能換什麼樣的外援呢?找一個既能進攻又能防守,還能串聯組織球隊進攻的外援嗎?那估計得去NBA找了,即使找得到,價錢也不容易談攏。

遼寧隊的後衛群由於郭艾倫和趙繼偉兩個國手的存在,已經很臃腫了。而郭艾倫已經證明自己只是一個突破手,趙繼偉對於球隊進攻的組織也不盡人意。

所以換掉遼寧隊的大外援巴斯似乎可以考慮一下,瞭解遼寧隊的現狀之後,必須清楚遼寧隊需要什麼樣的球員來幫助球隊擺脫困境。遼寧隊需要一個策應性的內線外援,就像莫泰、斯科拉那種頭腦清晰的球員,可能有人說這會讓遼寧隊的球權問題更加複雜,但實際上一個優秀的策應性內線真的不佔用球權,而且會把球處理的非常均衡。

參考下NBA中的掘金隊,約基奇的策應能力足以把掘金隊的實力提升至西部強隊之列。雖然說不能指望約基奇這樣的球員出現在CBA,但對於解決遼寧隊球場上的球權問題,只要籃球智商高就可以做到。何況大外援巴斯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甚至可以說是雞肋的存在。

再不濟遼寧隊也可以再籤一個外援之後,讓巴斯備用,反正規則是允許的,想要有成績不差這點錢了。真不是說巴斯不好,但遼寧隊需要改變。

遼寧要換史蒂芬森?又不是他的錯,換大外援才能讓球隊擺脫困境

讓新老球員實現良性交替才是遼寧隊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在任何一個聯賽中,每支球隊的目標都不一樣。對於球迷來說,一個強大的遼寧隊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遼寧隊。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CBA聯賽,一個外援再強大也不可能為所欲為,比賽是一支球隊的事兒,球場是五個人的事兒,對於國內球員的著重培養才是遼寧隊管理層、教練組優先考慮的事兒。

都說年輕球員容易犯錯,可不犯錯怎麼可能得到成長?CBA聯賽的體制,只有讓新老球員進行良性循環的交替才是球隊永葆活力、實力的保障。看看廣東隊就是最好的例子,遼寧隊真的需要好好學習一下,現在的遼寧隊鋒線竟然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這是教練組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