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整改亦可實現“華麗轉身”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楊浦濱江考察調研時,對圍攏過來的居民群眾說了這樣一番話:“百年上海,中國工業的發祥地,現在已經是滄桑鉅變了。如今,‘工業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由原來的“鏽跡斑斑”廢棄帶到如今的“秀美宜人”都市地標,這樣的“華麗轉身”,背後折射的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大智慧、遠景規劃的新佈局。

城市治理需要有刀刃向內的勇氣和推動實現“華麗轉身”的決心,對於當前在全黨開展得如火如荼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而言,也應為問題的解決配備必不可少的軟硬件條件和深謀遠慮的謀篇佈局、長效機制,進而為實現“華麗轉身”指引路線、夯實基礎。

“治”在根源,當深挖問題之“根”、源起之“脈”。《諫太宗十思疏》中有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比喻做任何事必須抓住根本,打好基礎。要“走出一條符合特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還需深入瞭解被治理對象本身的體量、能級、特徵,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才能找準治理之策。對於主題教育整改而言,也需要築牢“刨根究底”的意識,敢於啃“難啃的硬骨頭”,不僅看問題表象上的呈現形式、摸清找準趨勢規律,還要深入瞭解和把握問題背後的癥結所在,“治”在根源,方能扭住源頭、“順藤摸瓜”,激活有效治理的“源頭活水”,為後續工作的有序進行統籌“一盤棋”、打好“主動仗”,方能讓“華麗轉身”實現根源上、本質的轉變。

“治”在長遠,當建立長效之“本”、護航之“舵”。“風物長宜放眼量”,要解決問題,不能只看當下眼前的成果成效,不顧及未來長期發展趨勢、走向如何。習近平總書記曾針對“治理”一詞做過系統闡述,即“治理”體現的是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和綜合施策。要讓主題教育整改富有成效,也需要轉變工作思路,不僅要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還要著眼於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整合人、財、物的資源配置,完善工作機制、用人模式,通過不定期開展整改落實“回頭看”的形式來做好總結,及時汲取主題教育進展過程中的有效做法、經驗教訓,以“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遠見卓識為相關體制機制的不斷優化開闢路線、一路保駕護航。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楊浦水廠濱江段考察調研時所說的這番話,要實現城市發展的“蝶變”需要提高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讓主題教育整改實現“華麗轉身”也要勇於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難啃的骨頭,扭住民生難題,一件件抓落實、求實效,方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