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首播在豆瓣網上拿到了5.1的評分,第二期播出後跌了0.1來到5.0分,雖然是小幅下跌卻依然表達了觀眾們“不認可”的態度。有演技的李冰冰繼續被稱讚,玩跨界的李宇春再次被吐槽,不幸運的梁靜成了淘汰的第一個試驗品,這個節目真的對不起“巔峰對決”的slogan嗎?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看完第一期就知道最後一期的冠軍會是誰,還需要“對決”嗎?

被冠以“國寶級”男演員的張國立,兩場演出下來,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這是節目的底線也是節目的敗筆。請來李冰冰是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視率,請來張國立是為了讓他拿冠軍嗎?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如同《歌手2019》首發劉歡,一開播觀眾們就猜到了他就是“內定”的歌王。既然是“巔峰對決”,就應該是高手之間的比拼,而誰會承認張國立和李宇春是同一級別的選手,誰又會傻到不相信張國立會拿冠軍?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被淘汰的梁靜稱李宇春是節目的黑馬,既是對她的鼓勵,也是一種鞭策。可以肯定的是李宇春真的會以“黑馬”之勢一直待到這檔節目結束,她憑的不是演技,而是成為一名“演員”的渴望。首發8位演員,7位是影帝影后、視帝視後級別的,唯有李宇春是“歌后”,她不努力,就對不起節目組對她的信任,也對不起她自己立下的承諾。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所以,李宇春既是節目的“槽點”,又是節目的“亮點”,而她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已有的“槽點”變成“亮點”。

細節決定成敗,《巔峰對決》在細節的處理上避重就輕。

如果說第一期的《閣樓》讓張國立封神,那麼第二期的《繼父》又讓他加冕為王,但無論他的表演如何精湛,都沒有辦法讓這兩部短片成為“巔峰”級別的影片,因為劇組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很多失誤。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點評環節,導演尹力問:我沒明白導演為什麼不裝一門?

主持人李立群的回答贏得了一陣掌聲:那個門我覺得不加倒也挺有意思,這樣鏡頭就穿過了門,能讓觀眾們看到出獄的女兒坐在那裡,以及那個爸爸就在那邊坐著。沒有門擋著正合適。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如果在“沒裝門”這一細節的處理上是巧妙的,那還有許多細節沒處理好: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張國立)開場時在“看電視”,而電視機卻是“白屏”的狀態。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坐在桌子旁吃餃子時,張國立拿了四雙筷子,馬思純也擺了四雙筷子,卻只有兩把方凳,難道“媽媽”“紅紅”站著吃餃子嗎?這段戲是整個短片中最精彩也最為打動人的部分,導演想營造“團圓”的氛圍,卻偷工減料地少了兩把凳子,讓觀眾在淚目的同時又有些跳戲。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學徒給節目帶來了收視率,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孟美岐、曾舜晞、王子異、文琪、範湉湉、周奇、劉家禕、楊迪等8位藝人以學徒的身份入駐節目,但他們在老師們的表演短片中只得到了很少的出場機會,甚至孟美岐在李冰冰《冬之光》的片段中只出現了一個剪影,成了“影替​”。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為了用“明星效應”贏得高收視、大流量,節目組這種做法正確嗎?文琪和曾舜晞在《繼父》片段中出演了兩個片警,但他們從形象到表演,都沒有把“片警”演得讓人覺得他們就是警察。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為了給學徒制造上場的機會,讓他們也有表演的空間,導演和編劇勢必會在創作上給他們“加戲”,但這種“加戲”不是精心雕琢,而是在不破壞“主線”前提下的臨時拼湊。老師們的角色都是量身定製,學徒們的角色都是“隨手拈來”,未免有些“厚此薄彼”。

跌了0.1分,錯誤不在李宇春,讓孟美岐當“影替”才是原罪

既然花大手筆讓學徒們跟著老師學表演,就應該給予他們應有的平臺和充足的資源,這樣才能讓觀眾們在欣賞“主角”老師們巔峰對決的同時,也能看到“配角”學徒們的進步。不然,8位學徒不過只是“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