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由歐陽黔森擔任總製片人、編劇,李偉擔任總導演,侯京健、許敏、王韋智、吳佟、傅雲昭、張再新、黃勐、李飛揚、井暢、宋佳玲等聯袂主演電視劇《偉大的轉折》。

解讀偉大的轉折


偉大歷史的當代書寫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該劇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長征的故事。劇中將工農紅軍經歷湘江戰役的慘敗,翻越老山界進入湖南通道縣再次深陷危機,危難時刻聽取毛澤東的建議,避敵鋒芒轉兵貴州,先後在黎平、猴場等地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渡過烏江,攻佔遵義,再次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錯誤的軍事路線,解決了組織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又通過扎西會議、苟壩會議、會理會議進一步落實遵義會議決議,逐漸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新的領導集體帶領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臨貴陽、西進雲南、北渡金沙,實現了戰略大轉移等歷史進行了再現。

人們對這段歷史不陌生,對相關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也多有接觸。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國家廣電總局近百部優秀作品中,《偉大的轉折》率先播出,足以說明其在藝術上和思想內容上實現了超越,在現實意義上特別重大。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偉大的轉折》劇照

該電視劇充分利用現代影像的聲、光、電,真實地反映了湘江戰役的驚心動魄、強渡烏江和四渡赤水的波瀾壯闊,其製作精良,戰爭畫面宏大,讓觀眾看到了先烈們為實現理想付出的流血犧牲,不僅為觀眾再現了歷史事實,而且能喚起觀眾對英烈的緬懷。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在充分吸收中共黨史和長征史學術成果的基礎上,用時代的眼光重新審視了那段與中國工農紅軍、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歷史風雲,揭示出了其深刻的現實意義:不忘來路,才能找準前進的方向。中央紅軍在湘江戰役前沒有聽取毛澤東的勸阻,最終導致了重大的損失,渡過湘江之後採納毛澤東的建議得以避免更嚴重的災難。在從湖南通道到貴州遵義的征途中,中央政治局也在不斷的反思和檢討。該劇詳細地鋪敘了遵義會議前後紅軍主力部隊的艱難困苦。這種鋪敘真實地再現了那段歷史,有力地說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在鬥爭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偉大的轉折》劇照

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更不能違背基本史實。但是,歷史是對過去事實的客觀書寫,書寫既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對事實的解讀。不同的時代,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讀。該劇把敘事重點放在為什麼要召開遵義會議、為什麼能夠成功召開遵義會議和為什麼遵義會議精神能得以堅決貫徹。從這部劇中不難解讀出,錯誤的路線和決策會斷送革命成果,英明的領袖會使領導集體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健康的組織是決策得到貫徹的保障。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其次,我們從這部劇中還能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革命道路中偉大的人格魅力:毛澤東同志虛懷若谷,周恩來同志勇於解剖自己,王稼祥和張聞天同志敢於堅持真理,博古同志胸中有大局……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能糾正錯誤,使黨和紅軍的命運轉危為安,就是因為他們堅守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工農紅軍在跌入低谷時仍能堅持前行,靠的是革命終將勝利的堅定理想信念。初心聚集革命力量,初心推動革命力量不斷壯大。中國共產黨人無論前進多遠都不能忘了初心。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遵義會議標誌著中國革命的一次偉大轉折。實現轉折、結束“左”傾路線的關鍵,是一大批共產黨人堅守初心。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長征,長征不只是要面對艱難的跋涉,更是戰勝艱難困苦的毅力和信仰。在此刻,中華民族已經開啟了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新時代重溫遵義會議的歷史,能夠讓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再次煥發生機,這應該是《偉大的轉折》創作和在央視播出的初衷。


點播路徑

山東有線—點電視—華數點播—電視劇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從勝利走向勝利,《偉大的轉折》重現偉大歷史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