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進博會

11月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央企豪華“買手團”亮相。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中外企業合作論壇”上表示,今年中央企業採購簽約將涉及87個國家和地區,比去年增加了近20個,供應商達到730多家,比上年增加5%,擬簽約的採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都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央企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舉辦進博會,吸引了世界各國和企業廣泛、積極的參與,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新時代國際合作的又一重要平臺。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與各國企業的合作力度,將要簽約達成一系列採購的協議,取得一系列合作的成果。”郝鵬說。

據郝鵬介紹,從合作的範圍看,(央企)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的夥伴越來越多。今年,中央企業採購簽約將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87個,比去年增加了近20個,供應商達到730多家,比上年增加5%,擬簽約的採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都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從合作的前景看,交流交往日益緊密,合作的意願愈發強烈。97家中央企業組織了1400餘家下屬的企業、將近21000名專業採購人員參加本次進博會,採購的人員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人。

央企“買手團”亮相

15家央企現場簽約

在簽約現場,15家中國央企組成了豪華“買手團”,與10餘家外企進行了現場簽約。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上述15家央企包括中國一汽、鞍鋼、中國寶武、南航集團、中國石化、中國移動、兵器裝備集團、中核集團、中儲糧集團、中國華能、通用技術集團、國藥集團、兵器工業集團、東航集團、國機集團。合作涉及的外企有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卡拉拉礦業有限公司、力拓、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埃克森美孚、愛立信有限公司和諾基亞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路易達孚集團、通用電氣、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西門子股份公司等。

其中,中國石化與埃克森美孚簽署LNG貿易合作意向書,中國移動分別與愛立信、諾基亞簽署移動通信設備及服務合作框架協議,中儲糧集團與路易達孚集團簽署大豆採購意向合同,中國華能與通用電氣簽署風電設備採購協議等。

鼓勵支持央企與各國企業

“手拉手”做大市場蛋糕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的潮流,開放合作是時代的大勢。我們將積極地推動中央企業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創新,與各國企業深化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郝鵬還表示,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各國企業“手拉手”,共同把市場的蛋糕做大,把發展的動能做強,把重大的項目做優,把合作的機制做實。

關於做強發展動能,郝鵬說,堅持開放創新,主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積極推進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的合作、技術的轉移,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創新成果的共享,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開放合作、創新發展是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大勢,而國際標準是其重要技術基礎。中央企業是我國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排頭兵,也是深入參與國際標準化治理的重要力量。”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主席、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表示,近三年來,數十家中央企業牽頭制定了75項IEC標準,為提高貿易效率、促進科技進步、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力量。同時也要看到,中央企業在參與關鍵核心技術國際標準制定、通過國際標準解決貿易爭端、支撐全球價值鏈重構、推動國際標準治理體系完善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相關新聞

《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發佈

全球服務貿易增長快於貨物貿易

11月6日,商務部與世界貿易組織共同發佈《2019年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超過了貨物貿易,平均每年增長5.4%。根據世貿組織全球貿易模型測算,到2040年,全球服務貿易份額可能提高50%。

分銷和金融服務貿易額最大

在11月6日的報告發佈會現場,中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張向晨、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出席並致辭。

張向晨表示,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年在進口博覽會期間發佈《世界貿易報告》中文版,彰顯了中方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立場。今年報告聚焦服務貿易主題,首次嘗試採用新的統計方法,納入了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營業收入統計,更加全面反映全球服務貿易實際情況。同時,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數字化趨勢深度重塑傳統商業模式,為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世貿組織成員應共同努力推動制定更為開放包容的貿易規則,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

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服務貿易比貨物貿易增長更快,2017年達到13.3萬億美元。關於服務貿易的傳統統計數據並未涵蓋《服務貿易總協定》所定義的四種服務供應模式。然而,世貿組織新發布的實驗性數據集首次納入模式三,即商業存在,從而估算出了服務貿易的總價值。據估計,2017年服務貿易額為13.3萬億美元。從2005年至2017年,服務貿易平均每年增長5.4%,增速高於貨物貿易。

其中,分銷和金融服務是全球貿易額最大的服務。分銷和金融服務各佔服務貿易近五分之一。2005年至2017年計算機服務和研發業務的年平均增速最快,超過10%。目前,教育、衛生或環境服務等一些服務在貿易中的份額還很低,但正在快速增長。

報告還指出,發展中經濟體服務貿易佔比已有提高,但並不均衡。最不發達國家服務貿易佔比自2005年以來顯著提高,但依然很小。自2005年以來,發展中經濟體在世界服務貿易中的份額增長了10個百分點,2017年達到世界服務出口的25%,佔世界服務進口的34.4%。

阿澤維多認為,服務業是全球價值鏈重要一環。近年來,全球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提升,平均增速超過貨物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進步為中小微企業和婦女參與全球服務貿易創造了便利條件,幫助各國實現包容性發展。然而,當前跨境服務貿易的成本是貨物貿易的兩倍,仍然面臨較多政策壁壘,需要在國際層面進一步加強協調與合作。

全球服務貿易份額到2040年或提高50%

為什麼服務貿易很重要?報告認為,服務貿易可以幫助各國實現更快的增長,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增進技能、性別和經濟活動選址的包容性。與貨物貿易一樣,服務貿易能為社會創造福利收益。服務貿易能促進資源更有效地分配和更大的規模經濟效應。服務貿易能讓消費者和生產者享受到更多服務種類,也能夠促進生產率更高的服務業企業不斷擴張和增長。

在中文版報告的致辭中,阿澤維多總幹事指出,服務貿易正在迅速發展。數字技術、人口結構變化、人均收入上升和氣候變化都是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有可能降低貿易成本,導致需求變化,並創造環境服務等新的市場。數字技術可能會產生特別重大的影響,因為它們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方式,使它們能夠進入全球市場,並創建新的渠道來提供過去需要面對面才能提供的服務。

根據世貿組織全球貿易模型測算,到2040年,全球服務貿易份額可能提高50%。如果發展中國家能夠採用數字技術,在全球服務貿易中的份額可增加約15%。

新京報記者 陳鵬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薛京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