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從淘汰產業中移除 於佳寧:有利於推動我國專用芯片創新

中國網財經11月6日訊(記者 楊濱宇)今日,由國家發改委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正式發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同時廢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指導目錄》的第一次徵求意見稿中,“虛擬貨幣挖礦”曾被列入淘汰產業。而此次正式發佈的版本中,該條目已被刪除。

據瞭解,《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國家計劃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那麼,發改委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調整?“挖礦”是否真的屬於“嚴重浪費資源”的產業?對此,中國網財經採訪了火幣大學校長、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他表示,那這樣的調整有可能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挖礦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在專用芯片製造領域的創新。

挖礦產業鏈的最上游便是礦機制造廠商,礦機制造廠商主要進行區塊鏈應用專用芯片的設計。在傳統通用芯片製造領域,中國並不具有領先地位,趕超比較困難。但是在挖礦專用芯片領域,因為中國進入的比較早,且一直在不斷的更新迭代,目前可以說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事實上,專用芯片並不只與挖礦有關,在未來的5G和物聯網時代可能會有更多的應用。據瞭解,目前一些礦機廠商已經基於礦機芯片開發了人工智能芯片,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監測及智能玩具中的語音及圖像識別功能及多種物聯網領域均有應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中便提出了“形成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新型實體經濟形態”。於佳寧解釋到,礦機制造產業便屬於這個範疇。因為礦機制造既融合了數字經濟,又是傳統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樣本。

“從這個角度來看,挖礦產業的上游是中國領先的一個先進製造行業。如果對挖礦過多限制,也會影響礦機生產,那麼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專用芯片的發展。”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或許是對挖礦本身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於佳寧解釋到,挖礦是記賬型的活動,是以算力給礦工所擁有的記賬權設立一定的門檻,本質上可以理解為參與區塊鏈系統運營的保證金機制,一種保護網絡安全的機制。雖然能耗可能確實比較高,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並非浪費浪費的。因為要維護一套如此複雜的分佈式體系,如果沒有這麼一套安全機制的話,整個體系將是無法持續運營的。

設想一下,如果不用挖礦的方式想要複製出一套同樣規模的系統,很可能會耗費更多的資源。所有的礦場主都在尋找更便宜的電價,而更便宜的電價往往都是一些棄電。

“這些棄電不用也浪費了,現在將它們用來做網絡安全的消耗,實際上也是有價值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挖礦並非一種資源浪費的行為,也是一種參與數字經濟生產過程的行為,是另外一種提升能源利用率的行為。”於佳寧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