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約的兩次步槍大論戰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英軍8人制步兵班的標準裝備是4支L85式5.56毫米無託步槍,其中一支帶吊掛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兩挺L86,其實就是帶兩腳架、採用加長加重槍管的輕機槍版L85,另有兩挺米尼米5.56毫米輕機槍,這是正規的輕機槍了。這樣一個步兵班的火力已經很強,但阿富汗英軍正在進一步加強步兵班火力,4支L85降低到兩支,換上了兩挺兩腳架型FN MAG型7.62毫米通用機槍,甚至將兩支L85進一步降低到一支(帶榴彈發射器),另一支被7.62毫米的L129A1半自動狙擊步槍所取代。這樣的“重型”步兵班的機動性大受影響,揹著沉重的FN MAG是走不了多遠的,但遠程火力極大地加強,FN MAG提供壓制火力,L129A1提供精確火力。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二戰後,北約展開過兩次步槍大論戰。第一次是在戰後不久,北約剛剛成立,急需在彈藥口徑上統一,好簡化後勤和提高通用化程度。英國提議7毫米中等威力彈,但美國堅持以全威力的.30-06溫徹斯特彈為基礎。美國的強勢壓到了英國的反對,北約在1954年採納了7.62x51毫米北約彈,各國以此為基礎,研製了多種突擊步槍,如美國的M14、德國的G3、比利時的FN FAL等。但使用7.62毫米北約彈的突擊步槍列裝後,很快發現彈藥重量太重,更大的問題是後坐太大,手持發射時,連發控制毫無精度可言。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英軍現在使用的輕武器

早在1952年,美國陸軍的兩份重要研究報告已經指出了未來步槍彈藥的發展方向。霍爾報告指出,高速連發對子彈命中率的作用遠高於彈道精度。希契曼報告則指出,絕大多數輕武器交戰發生在300米以內的距離。雷明頓公司因此在原用於小動物狩獵的.222 Varmint子彈基礎上,研製了5.56毫米M193彈,用於小口徑突擊步槍。尤金斯通納在阿馬萊特公司時代設計的AR15使用新的5.56毫米子彈,最後成為M16突擊步槍。在北約盟國還在向標準化的7.62毫米的北約彈轉型的時候,美國反而在1963年自說自話地向5.56毫米新口徑轉型了。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輕巧、便於連發射擊的M16遠比笨重、實際上不能用於連發射擊的M14受到越戰美軍的歡迎,叢林戰和巷戰中交戰距離近,M193彈在遠距離時的弱點反映不出來,何況美軍步兵班依然裝備7.62毫米的M60機槍。但小口徑子彈遠程威力不足的問題已經悄悄浮現了,菲律賓政府軍用M16和使用二戰時代的.30-06彈的M1加蘭德步槍的游擊隊對打的時候,常常為射程不足、無法還手而苦惱。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由於美軍自顧自大批列裝5.56毫米的M16,北約被迫再次研究子彈口徑標準化的問題,在1977-79年展開第二次步槍大論戰。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北約被迫統一到5.56毫米口徑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只是在細節上有所優化而已。最後,比利時的SS109彈勝出。和M193相比,SS109的彈頭重量加大,穿透能力有所提高,但殺傷能力有所下降。

SS109彈飽受爭議

多年來,SS109彈的有效性沒有受到過質疑,也沒有重大戰爭來檢驗。M193彈在越南戰爭中得到檢驗,SS109彈應該解決了M193容易受到風偏影響和穿透能力不足的問題,皆大歡喜。911之後的反恐戰爭是SS109彈第一次經受大規模戰爭考驗,但SS109彈沒有經受住考驗。伊拉克戰場還是巷戰居多,射程問題不突出,但游擊隊躲在房屋裡或汽車後,SS109但經常不能有效穿透。阿富汗戰場野戰居多,SS109彈的射程問題十分突出。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小口徑子彈的理論基礎之一是步兵使用輕武器戰鬥通常在300米以內,這在二戰到越戰期間是正確的,但在阿富汗,塔利班的主要裝備反而是7.62毫米口徑的,雖然大多數塔利班7.62毫米槍械使用的是中等威力的7.62x39毫米M43彈,仍有相當部分使用7.62x54毫米有緣彈(和7.62毫米北約彈的威力和射程相當),超過一半交戰發生在300-900米。當塔利班使用PK機槍和德拉古諾夫狙擊步槍從遠距離向盟軍巡邏隊射擊時,盟軍常常陷入射程不足而無法還擊的尷尬。更可氣的是,隨著光學瞄準鏡的大量裝備,遠距離的瞄準已經不成問題,美軍的M4、M16或者英軍的L85的遠程精度很不錯,但擊中了敵人也不能造成有效殺傷,小口徑子彈明顯力不從心。好在盟軍裝備“標槍”反坦克導彈,於是常用這來打擊1000米距離上的塔利班工事,甚至僅僅用來作為火力壓制。僅英軍就平均每週使用10枚“標槍”導彈,造成巨大的浪費。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即使在有效射程內,SS109彈也常常需要命中多發才能造成有效殺傷,這是由小口徑子彈的殺傷機理造成的。子彈在擊中人體後,擠開軟體組織造成創傷通道。創傷通道造成失血,失血達到一定程度,人就要失能乃至喪生。從創傷機理來說,子彈造成的創傷通道越大越好。全口徑子彈(如7.62毫米)在擊中人體時,自然造成較大的創傷通道。更大口徑的子彈(如12.7毫米子彈)本身在飛行中造成的激波就十分強大,擊中人體時,彈頭加上激波形成的“虛擬彈頭”造成巨大的創傷,所以有擊中後打飛半邊身體的事情。更大口徑的彈藥的衝擊波更厲害,即使不直接命中,而只是貼近飛過,也能造成相當的創傷。小口徑子彈要是用同樣的辦法,可能不能造成有效殺傷,必須另闢蹊徑。小口徑子彈通常比較細長,前輕後重。進入人體後容易失穩,彈尾向前翻滾,直至彈尾朝前,恢復穩定,繼續前行,如果這時還有足夠剩餘動能的話。在翻滾的過程中,小口徑子彈造成和口徑不成比例的創傷通道,彈尾較鈍,也有利於擴大創傷通道,儘管作用不如翻滾。顯然,大口徑子彈靠傻大黑粗的千斤蠻力殺傷,小口徑子彈靠四兩撥千斤的伎倆殺傷。問題在於,伎倆總有戳穿的時候,但蠻力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效果比較可靠。

小子彈背後有學問:步槍子彈口徑之爭

但在戰場上,子彈不僅要在人體內造成有效殺傷,還要能穿透牆板、汽車門、樹杈、沙土等常見障礙物,擊中後面的敵人,造成有效殺傷。子彈的穿透力要求子彈在飛行中和擊中物體後保持穩定,這和失穩造成翻滾殺傷的要求是相反的。小口徑子彈必須在兩者之間適當平衡,不可能兩邊兼顧。M193容易翻滾,但穿透力不好;SS109比較穩定,穿透力好,適合於對付具有輕度保護的目標。北約最後選擇SS109,就是向穿透力的要求有所傾斜,代價是SS109彈可能要進入人體150毫米後才發生翻滾,在近距離上擊中骨瘦如柴的敵人時,可能來不及翻滾就離開人體,造成不致命的貫穿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