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淚角的眼淚拭去。——《大約在冬季》齊秦

每次聽到齊秦用深情的聲線唱出這首《大約在冬季》,我都會想起那段青澀的記憶——初戀。

也許對部分人來說,初戀只有甜蜜並不青澀,但這樣的幸運兒其實是少數的。

許多人的初戀,在帶來短暫的甜蜜後,會因為雙方心理的不成熟而變成相互折磨的苦澀。

在這無窮無盡的折磨中,累了乏了,一刀兩斷各自安好並不是最壞的結果。

最可怕的是,明知道已經無法走下去了,還因為眷戀這是第一份愛情,而忍痛不放手。

最終在忍無可忍下爆發,兩人從此形同陌路。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雖然齊秦演唱的《大約在冬季》,並沒有指明裡面歌詞中的戀人是什麼類型的戀愛關係。

但歌中相愛而無法在一起的苦澀,和初戀那種愛而不得的苦澀是共通的。

結合齊秦動人的聲線,非常容易讓有類似感情經歷的聽眾感慨不已。

歌曲《大約在冬季》毫無疑問是一首經典老歌,但電影《大約在冬季》卻讓我稍稍有點牴觸。

電影是以1991年齊秦狂飆演唱會為起點,講述一對異地戀情侶橫跨數十年的虐心戀。

這種老掉牙的愛情故事,即使拉上齊秦和歌曲《大約在冬季》,又能精彩到哪裡去呢?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相愛不得的異地戀故事雖然動人,但在各種影視作品的改編下,觀眾對這種題材已經麻木。

要用異地虐心戀去打動“身經百戰”的觀眾,電影劇本、演員演技以及導演能力都要十分在線,不然就難逃落入俗套的詬病中。

電影《大約在冬季》有一套怎樣的陣容呢?打開演職人員名單,估計許多人都會被男女主演的名字吸引住,而忽略了導演和編劇的信息。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男主霍建華,是被公認為最符合“老幹部”人設的男人。

2002年主演偶像劇《摘星》正式出道後,霍建華一直活躍在電視劇的熒幕中。其中《仙劍奇俠傳三》、《戰長沙》、《花千骨》和《如懿傳》都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雖然他偶有參與電影演出,但讓人驚豔的作品不多。除了2017年和周迅合作的《明月幾時有》口碑尚可外,其他電影在豆瓣上評分都是徘徊在4-5分之間,有“爛片王”的嫌疑。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女主馬思純,因為在《七月與安生》裡的精彩演出,與周冬雨共同成為了首個金馬獎“雙蛋黃”最佳女主角的獲得者。是新生代女演員中的實力派代表。

她早在8歲時就出演了個人的首部電影,是個不折不扣的童星。自2009年以電視劇《戀人》和電影《秘岸》出道後,她就一直在影視領域中錘鍊自己,同時也為觀眾帶來不少經典角色。

例如《左耳》中的黎吧啦,《七月與安生》中的林七月,《羋月傳》裡面的魏頤等。相較於霍建華,她在電影中塑造角色的能力更勝一籌。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男女主演雖然名氣不少,但礙於霍建華在電影上的表現一般,與馬思純演對手戲時,未必能把握好尺度,甚至可能會限制馬思純的發揮。

但是,由於《大約在冬季》是一部橫跨數十年時間線的愛情劇,劇情模式有點像電視劇。而且霍建華和馬思純曾在2015年《他來了,請閉眼》曾有合作。

電視劇的敘事和熟悉的對手,或許能彌補霍建華在電影表現上的短板,所以演員演技這塊尚不會成為電影《大約在冬季》的最大問題。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反而是編劇饒雪漫和導演王維明,更加讓人堪憂。

饒雪漫編劇的作品不多,在已經上映的影視作品裡,只有電視劇《秘果》、《會痛的17歲》和電影《左耳》三部。題材都是虐心的愛情為主,不得不讓人堪憂她在電影《大約在冬季》中編寫的愛情故事,會陷入陳舊的套路之中。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導演王維明則是一名演員轉型的導演,唯一的導演代表作是2014年的《不能說的夏天》。

這部把校園愛情和人性陰暗融合的電影,雖然因為題材不錯而得到好評,但同時也因為故事線雜亂而得到詬病。造成這樣的原因,導演的執導能力不足首當其衝。

5年過去了,王維明在期間並沒有推出更好的作品,他的執導能力是否駕馭《大約在冬季》中跨域數十年的故事線?我不得不在此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霍建華馬思純再合作新片,劇情老套遭質疑,導演編劇更讓人堪憂

綜上所述,電影《大約在冬季》總體來說是讓人堪憂的。當然,如果各位只是想欣賞霍建華的顏值和馬思純的表演,那麼前往院線消遣一下也無妨。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電影《大約在冬季》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