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與沈奇嵐,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不同維度


趙薇與沈奇嵐,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不同維度


趙薇

“小姐妹” 與 “君子之交”

有趣的人,趙薇總是滿懷好奇,保持著熱情去尋找自己的同類。朋友易立競曾送她一本劉瑜的書—《送我一顆子彈》,看完後她便主動與劉瑜認識,邀請她來參加自己的電影發佈會,“她是非常有思想的獨立女性”—這或許可以概括她身邊大多數女朋友的特質。

2002年時,王柔媗成為了王家衛簽約的內地唯一編劇,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小辦公室。一天她正悶頭碼字,突然聽到有人敲門,說“ 聽說王導新簽了個編劇,我想來認識一下”,一抬頭,居然是趙薇。事隔多年,她想起那一幕仍覺得“超現實”,“那時《還珠格格》播出後不久,加上後面幾部大熱的作品,薇姐是當時最紅的女明星,可她居然主動來和我這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認識。”

在往後的歲月裡,兩人成了不折不扣的“小姐妹”,“吃喝玩樂都一起,精神世界也能聊。”兩人在一起最常見的場景是一人敷張面膜,披頭散髮天南地北地聊私密話,“她對朋友特照顧,什麼東西都是你一份、我一份,是人人想要的那種朋友。”而趙薇更在意禮物帶給朋友的鼓勵,“我不刻意送朋友禮物,也不願意朋友為了我花錢,過生日也明確表示不要禮物。不過,當發現朋友有點低落時,一份禮物能讓她振作。”

難得趙薇有時間去國外旅行,一場好姐妹的旅行聚會拉開序幕:“ 她們調個休,跟著我一塊出去玩。”這是她可以盡享大家照顧的時候,她不再是事事掌控的大女人:“ 我通常自己不做計劃,跟著大家走。有些朋友特別擅長做攻略,該坐享其成的時候,我就坐享其成吧!”說完一陣笑聲傳來。

在沈奇嵐心裡,她和趙薇之間有種“ 君子之交”,“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不同維度”。第一次訪問兩人相談甚歡,相約再補充一次採訪,讓沈奇嵐略感意外的是,第二次見面趙薇拿出了電影票,直接拉著她去了電影院。“ 電影特別好看,是Sandr aBul lock主演的《地心引力》,很有趣,她居然喜歡那麼硬核的電影。”結束後,趙薇開始說她對電影的理解,說起導演Al fonso Cuaron之前小眾而人文的作品,兩人幾乎愉快地忘記了採訪的初衷。

趙薇也記得那段往事:“ 我對人的直覺判斷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七八十是準的,我覺得沈奇嵐應該會對有思想的文化領域感興趣。我從來不怕在採訪中讓對方多瞭解我一些,只是談興不一定每一次都那麼高漲,一起共同去經歷一些事情,能夠增進對彼此的認識和信賴。”


趙薇與沈奇嵐,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不同維度


趙薇

共同拓展的圓周線

這幾年裡,趙薇做了許多之前從未試過的事情:“ 我現在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不存在有人來告訴我怎麼辦,要靠自己思考。”新鮮撲面而來,有人會因為懼怕而手足無措,她總是直面迎上:“ 有50%的信心就可以開始,但要有興趣的話,得等80%以上。每次接觸一件新的事情等於從零開始,如何解決問題,比傷感、害怕這些情緒更重要。”

這種無畏,也給她的朋友帶去啟示。王柔媗從編劇成長為製片人,在過去的三年裡,她漸漸感覺到職業身份轉型期的壓力,而趙薇是她最信任的傾訴窗口。“你知道她能撐住你,她是一個永遠在那兒的強大後盾。她接觸的人和知識面、學識都比我強,總能給我一針見血的建議,特別在她成為導演後,決斷力更強大,也更準確。”

一次,身處低谷期的沈奇嵐想向趙薇傾訴自己的苦惱,說了幾句就停住了。“我突然覺得,我經歷的和她的那些事情相比,又算什麼呢?”沈奇嵐曾問過趙薇對“傷害”的看法:“ 她說這就是生命中會發生的事,別人有意或無意間不一定會意識到有些做法、有些話會造成傷害,不要太介意。她經歷過那麼多事情,依然願意相信人,給予他人和社會能量,比如成立白血病基金會。她卻很少說自己做過什麼,讓自己有能力去愛人、去給予。”


趙薇與沈奇嵐,女性之間的友誼有不同維度


趙薇

漸漸地,趙薇不同領域的朋友們開始交叉相識,大家幾乎達成默契:她在不斷地拓展自己和朋友們原來世界的圓周線,讓彼此的世界變得豐富而開闊。為女朋友們支撐起新世界的趙薇,在她們身上也像照鏡一般窺到自己的另一面,這些彌足珍貴的互相支持、互相成就的能量,也給了當下社會女孩之間的親密互動更多正向的暖心啟示。

“在遼闊的人生裡,沒有人會得不到幫助,除非你實在人緣太差,情商太低,令人敬而遠之。對那些我曾經幫助過的人,我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是我該做的。”趙薇面對鏡頭笑著解釋。一個笑容,一個臂膀的支撐,一句挺身而出的話語,這些微小而偉大的點滴小事積累起來,足以成為燎原的星火。

“作為和女性朋友相處得特別好的那種女性,我有時候看到別人,就像是看到自己。讓自己擁有這樣一份為別人設身處地的同理心,無條件給對方一點支持、一點鼓勵,對於當下的女性環境而言,很重要,這樣的力量看起來很微小,卻能讓人療愈心靈,感受最本真的快樂。我欣賞那些不會因為生命或歲月的變化改變初衷的女性,無懼年齡,仍然在堅持是很酷的一件事!所以,對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只要是她喜歡的,我認為是正確的,不管形式如何,大眾接受與否,只要她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渴求的是什麼,不被外界的聲音左右,那便是我會堅定支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