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安徽省長豐縣

“神州讀秀,誰翥風流。廬北長豐,獨佔鰲頭。氣清象炳,業盛景稠。林茂花繁,山川罩龍光之紫;民殷國富,鷗鷺翔水色之幽。五湖連珠,水載膏壤之鼎業;百花璀璨,蕊涵禹甸之德修。長治久安,懷抱蓬勃之景;年豐人壽,胸藏蔥翠之洲。”(——筆者《長豐賦》)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境北部。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鄰。縣城在水湖鎮。

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安徽省長豐縣

長豐鳥瞰圖

長豐縣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劃並而成,取名“長豐”, 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

長豐歷史悠久。商代,屬虎方;西周屬淮夷,春秋初期屬夷虎,後為吳楚交爭地,戰國時期屬楚;秦代分屬九江郡之壽春、曲陽。兩漢,初屬淮南國,後屬揚州刺史部,由九江郡之成德、曲陽、合肥分領。

長豐地理位置優越。地勢東、南部稍高,西部較低,平均海拔50米。江淮分水嶺橫貫縣境中南部,境內崗巒跌宕起伏,全域分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歸淮。西部的瓦埠湖畔和東北部的高塘湖畔,土地平曠,水岸曲折,屬淮河灘地平原,自古以來就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長豐資源豐富。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設施草莓生產第一大縣、全國中部百強縣、全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已培育形成汽車配件、新型建材、食品加工、電力電器、平板顯示五大主導產業,是全省汽配生產基地、全省建材生產大縣、全省農產品加工大縣。中糧、海螺、萬向、江汽、伊利、鄂爾多斯、新希望、世紀金源、恆大、南山集團、廣銀鋁業、雨潤等全國知名企業先後落戶長豐縣內,浙江、福建等地商會300多家企業在長豐縣聚首。

長豐風景優美。其主要景區景點有杜集鳥島、豐樂生態園、非遺園等。

杜集鳥島位於杜集鄉境內,屬長豐縣北部經濟區範圍,距淮南市約三十五公里。這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水汽充沛,空氣清新,吸引大量白鷺、灰雀、白頭鷹、灰喜鵲、畫眉、貓頭鷹等鳥類在此棲息繁衍。有詩頌道:

以春天的胸懷/收藏高柳、灌木、蘆葦/露水塗在葉子上/如胭脂一樣鮮亮

天光雲影/把鳥語養成一種恣肆/翅膀掠過水麵/飛翔是枝頭的宮商

杜集鳥島/你是一個生動的時代頌詞/正深情地演奏著大美長豐/生態文明的恢弘樂章

豐樂生態園是江淮分水嶺上現代農業傑出代表,位於合肥雙鳳工業區工業大道中段。全園綠化、果園面積近千畝,湖面500畝,花卉、植物資源豐富,系觀光、旅遊、運動、休閒為一體的安徽省最大的生態園之一。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閒為一體。每逢節假日,都有合肥市民到園區觀光采摘,品嚐時新瓜果,感受生態農業的魅力。

非遺園坐落在合肥北部的臥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距市中心17.6公里。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古遺蹟、古遺址以及寺廟等人文景觀,如珠貝散落其間。

有趣的是,非遺園與臥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城市森林公園、植物園等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相得益彰,構成了合肥北部“U型生態長廊”,形成了獨特的“五湖連珠”旅遊生態奇觀。

長豐美食浩瀚。其特色美食有紅顏草莓、吳山貢鵝、下塘燒餅、莊墓圓子、朱巷紅燒子豬肉等。

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安徽省長豐縣

長豐草莓

草莓是安徽特色水果,長豐栽植的紅顏草莓,色澤光鮮亮麗、顆粒飽滿多汁。入口乾爽香甜,回味餘音嫋嫋。有詩寫道:

生在鄉間\\卻有著大家閨秀的氣質\\紅潤的臉龐,如仙界妖姬\\看一眼,目光便不忍離去\\迷惑,實在是情不自已

生來錐形,正適合鑽研一枚果子的精神\\“長治久安,人壽年豐”的底蘊\\在一頂頂大棚裡,被日光溫暖、被蜜蜂演奏\\隨後瀰漫成沁人心脾的芬芳

無需吟唱\\因為詩詞的鏗鏘,根本比不上家鄉草莓的甜香\\哦,紅顏\\醉了舌尖,美了春光

近年來,長豐大打草莓牌,開展了一系列草莓文化活動。線上、線下,雙線並進。不僅暢銷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小城市,還遠銷韓日等國家。

吳山貢鵝是長豐乃至合肥一道“帶有密碼”的美食。起源於吳山鎮,是合肥傳統名菜。其色澤清爽, 香氣濃郁, 味道醇厚,回味無窮。它其實就是滷鵝,但因滷製方法獨特,故而味道獨特鮮美,一吃而上癮,再吃而難忘。三次之後,便會逢人就誇。吳山貢鵝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唐朝乾符年間。五代十國期間,吳國的創立者,長豐人楊行密攻廬州(今合肥)、戰廣陵、克淮南、伐江夏,後佔有淮河以南、長江以東的三十餘州地盤。天覆二年被唐昭宗封為吳王。楊行密,為官清廉,愛護貧苦百姓。“寬仁雅信,善取人心”。家鄉父老以當地散養老鵝,配佐料製成滷鵝進貢。吳王食之大悅,謂將軍曰:“行密自幼貧寒,不敢忘本,以此滷鵝進餐,堪稱‘貢品。”從此”吳山貢鵝“揚名天下。

莊墓圓子。莊墓古稱莊墓橋,明、清時為皖北水陸交通重鎮,商賈雲集,歷史悠久。莊墓圓子在莊墓鎮一帶流行。主料選用新鮮、上等的五花肉、豬座肉、豬板油和精面饃饃須,輔以蔥花、蒜末、薑末、精鹽、蛋清、雞湯等佐料,按一定比例攪拌揉搓成團,再用上等的綠豆粉滾皮。水沸騰之後,把圓子輕放在鋪有紗布或千張(即豆腐皮)的蒸籠上,蓋上鍋蓋,旺火燒二十分鐘左右,中間點一次井水。

圓子蒸熟起鍋上桌,圓子質軟不硬,甜滑潤喉,用筷子夾起即使綴成橢圓或長條形,也不會破碎。人們謂之“夾起修長、放下渾圓、柔而不爛,味道鮮香,肥而不膩”。

下塘燒餅是長豐人最喜愛的早餐食品之一。起源於漢代,揚名於晚清,目前已為合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塘燒餅,表皮焦黃,內裡鬆軟,既有嚼勁,又綿軟可口。對於飢腸轆轆的行路人來說,它是在是一種美味,買上一塊,不需要菜,站在攤前或蹲在路邊就可以大快朵頤。有詩讚道:

燒餅和木炭是一對情人\\面對炭火的熱情\\燒餅不一會便面紅耳赤\\任內心的芬芳在空氣中瀰漫

焦黃的表皮,是奢侈的外衣\\芝麻粒,如點點小花\\在表面上招搖,賽過\\天幕的星星

涎水,無關修養\\在美食麵前\\人常常失去控制

下塘燒餅,以一塊餅子的樸素與高端\\把營養與美味凝聚,震撼舌尖\\保證著每一個腳步匆匆的人\\在飢餓時有足夠的力量\\奮勇前行

寓意“長治久安,人壽年豐”——安徽省長豐縣

下塘燒餅

下塘燒餅的烤制工具不同於一般的燒餅爐,原傳於漢代。其上為天鍋,下為地灶。首先支好灶架,把大鐵鍋反扣在灶架上,鐵鍋外用乾淨的泥土和白灰、麻刀頭(棉麻的下腳料)攪拌均勻,抹在天鍋的外邊,做保暖之用。灶中升起木炭火,把發好的面做成面劑,中間包上各種預備好的餡料,在案板上按圓,面上撒上芝麻,熟練地翻在手背上,貼在天鍋上。

傳說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時,曹軍伐吳,在合肥逍遙津被吳軍打得大敗,吳軍追擊曹軍一直到下塘地域.夜間曹軍又餓又累,但恐被吳軍發覺,不敢明火做飯,軍師想出辦法,將行軍鍋倒扣,再找一些樹根在下面點著,“打”出了又香又脆的燒餅,曹軍軍士飽餐一頓後,士氣大振,第二天一舉擊敗吳軍,取得大勝,從此下塘燒餅的工藝流傳下來。

另一個傳說則是,清朝咸豐年間,為鎮壓在安徽活動的太平軍,湘軍統帥曾國藩一路兵馬駐紮於下塘集。軍隊行軍打仗,急需乾糧,燒餅成了首選。燒餅師傅們為了多爭生意,紛紛在燒餅的配料和烤制工藝上下工夫,使燒餅逐漸成為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燒餅質量雖然上去了,但常吃下塘燒餅的湘軍卻屢吃敗仗,人們便戲說湘軍“

只顧緊吃燒餅,哪管戰事吃緊”。此話雖屬笑談,但下塘燒餅的名聲卻叫開了

而今,在長豐各個集鎮都有不少打燒餅的攤點。

下塘紅燒仔豬肉。紅燒仔豬肉是朱巷地區的一道特色菜。它不同於普通的紅燒肉,不油膩,無汙染、脂肪低、口感獨特。

仔豬就是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豬,與成年豬相比,它的肉細嫩無比,味道十分鮮美。各地客商穿梭來往,其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流不盡的長江水,買不完的朱巷豬,吃不夠的仔豬肉。

長豐民俗斑斕。長豐堪稱皖中一帶的民宿博物館,風俗民情像一本厚厚的大書。在婚嫁、生賀、建屋、壽賀、祭祀、喪葬等方面,都有著諸多的禮儀和程式。

王慶緒,安徽淮南人,已經發表作品百餘萬字,作品多次被報刊轉載或出版社收錄,在近年徵文比賽中已多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