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龍沙公園,位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區中心,始建於1904年,是黑龍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園,因當時利用城西南部倉庫基址,故稱倉西公園。俗稱西花園。1917年改稱龍沙公園。"公園簡介龍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詩人李白有"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之句龍沙公園由此而得名。龍沙公園已列入《中國名勝詞典》。

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龍沙公園,佔地六十四公頃,是一座綜合性的公園。公園內“勞動湖”與嫩江水系相通,湖中有遊船、遊艇,岸上綠樹成蔭,古樹參天。園內既有世界聞名的丹頂鶴、東北虎等珍禽異獸,還有各種花卉爭芳鬥豔。龍沙公園承載著凝重的歷史沉積和厚重的文化底蘊,是齊齊哈爾市現存歷史遺蹟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象亭、澄江閣、望江樓、關帝廟、壽公祠、藏書樓、王大化紀念碑等歷史遺存,至今保存完好,名列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愛亭、格言亭、柳蔭亭、俄羅斯古亭,建築修繕仿古,再現歷史原貌。

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景區看點,望江樓;坐落於園內勞動湖東岸的假山上,建於1907年,是一座古典園林樓閣,它以精美別緻的造型成為龍沙公園的代表建築,是整個公園的遊覽中心。登上望江樓,憑欄西望,勞動湖畔垂柳搖曳,湖面碧波 盪漾。向東南望,青松、古榆、枝葉繁茂,滿園鬱鬱蔥蔥。樓下東側,寬闊平坦的林蔭道路直通花池,間落花池和立體壇中的花卉,爭芳鬥妍,多彩多姿。壽山祠是1926年為紀念民族英雄壽山將軍而建,是龍沙公園的園中之園。 近年新修建的勝龍山上的天遠閣更為壯觀,堪稱齊齊哈爾最高點。站在天遠閣上極目遠眺,市內風光盡收眼底。

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花卉觀賞區;抬眼林木茂盛,草坪蔥綠,古榆參天,百花開屏。向園中走出,曲經見亭閣,湖心望孔橋,隨處可見逼真的雕塑和各種建築小品。爬上勝龍山,登上天遠閣,一覽望江樓、關帝廟、壽公祠、澄江閣、藏書樓等古建築。極目遠眺城廓新貌,跑車如蟻,人頭攢動,令人讚歎。西望勞動湖,水從嫩江來,湖水碧綠清澈,波光閃閃。湖中有島,島中有湖跨水而建的彩虹式的拱橋,幽深的曲橋,飄灑的玉帶橋,亭臺樓榭裝點其間。泛舟環湖而行,風光如畫。南端是動物觀賞區,彙集丹頂鶴、東北虎、金錢豹、棕熊等百種珍禽,遊人流連忘返。

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萬卷閣古籍圖書館收集了唐、宋、元、明、清等歷代刻本,計127900 冊,其中有部分藏品是國內罕見的珍品。古籍善本5000餘冊(包括滿、蒙等少數民族文字),古籍92種630冊,曾經多次接待日本、德國、丹麥滿漢語專家學者的考察、交流和學術訪問。黑龍江圖書館收集的古籍書冊數、種類、年代的久遠在東北三省也不是很多。從該樓建造的外型、實用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精品來看,不愧為“塞北藏珍第一樓”的稱謂。為迎接新世紀的到來,2000年10月,省市撥專款將飽經70多年風雨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藏書樓修葺一新,並將由原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賈宏圖題名、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題寫的“萬卷閣”高懸於門首。從此這座塞北藏珍樓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萬卷閣。萬卷閣古籍圖書館,由於建築造型獨特,保存完整,內部古籍圖書豐富,有北方特色,具備很高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集古典園林、文物古蹟、現代遊藝、野生動物於一體,龍沙公園景區

 關帝廟位於龍沙公園院內,建於清乾隆四年(1973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殿內關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倉,右有關平,牆上有描繪關公故事的重彩壁畫。1984年修茸時,增建兩座樣式相同高8.5米的鐘鼓樓,長280米的青磚封牆,鑲嵌30多個各式漏窗,使整個建築渾然一體,為市級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