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永嘉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千年屿北古村, 楠溪江 的美景让人留念,这里的人文景观同样也是出众,这样方可称得上是人杰地灵。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屿北村坐落于 永嘉 县岩坦镇,位于岩坦镇北侧,距离 永嘉 县城约60公里。来到村头,前面是整齐规划的新村风貌,后面是朴实沧桑的古村模样。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村子的南面是屿山,因坐落于山之北而得名屿北村,整个村子从风水的角度来说是一个莲花之地,村落三面环山,周边有 金山 、昔山、屿山、 阳山 、和尚山等五座山,酷似瓣瓣莲花,而莲花的中心就是屿北村。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屿北村始建于唐朝,原先是徐氏聚居地,南宋时,吏部尚书汪应辰、汪应龙两兄弟为避秦桧奸党迫害,从 江西 玉山迁隐于此,此后定居在这里已经有三十五世了。屿北古村规划严整,布局合理。环村建有寨墙、护寨河、9座寨门,7座桥梁。村内有7座宗祠,还有30多座古宅,40余座四合院,每座院子都有一个典雅的堂名。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走进村子,沧桑感迎面而来,石头路、石头墙,老旧的古宅,还有依稀可见的红色标语。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古村的村头屹立着一座纪念碑,后面是与之对应的屿北村武装起义纪念亭。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村子里有一处展馆,在这里收藏了很多很多的老旧东西,匾额居多,有些是村子里保留的,有的是从别的地方收集过来的,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门头 上高 高悬挂的“状元及第”,屿北村也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地,小小的村庄,曾先后出过1名状元,8名进士,10名贡生和庠生,其 中南 宋时期,曾有过“一门三进士,父子世尚书”的辉煌。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进门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木雕的圣人孔子像。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房子共两层分三进,有两个中庭,有些融合徽式建筑的特色,建筑本身就是别具辉煌,内部的收藏更是大开眼界,各种木雕、窗雕,匾额、牌坊,等等收藏,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汪氏大宗祠最为著名,也是村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之一。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汪氏大宗祠也叫尚书祠,非一般人所能建造的,在宗祠外面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樾国流芳”,是无上的荣耀,来到这里,文官需下轿,武官需下马。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村外的池塘夏日里的荷花正在绽放。

楠溪江畔的小山村,选址讲究始建于唐朝,吏部尚书逃难而隐居于此

屿北村的环境非常优美,古村保存的也还算完好,就是目前可供游客参观的部分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