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縣:浩然正氣誦英魂

方正縣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是國家一類革命老區。這裡的叢山密林深處,留下了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李兆麟、馮仲雲、李延祿等人的英雄足跡和無數抗聯戰士的身影;這裡的白山黑水間,吟誦著鄭萬昌、劉興亞、李秋嶽、吳景財、鄭洪濤、何畏、王儉等抗日英烈的浩然正氣之歌。

“九一八”事變後,抗日自衛軍撤退到方正縣等地繼續開展抗日鬥爭,相繼進行了“桶子溝激戰”“奪取方正縣城”戰鬥。在激烈的戰鬥中,武步墀及全營戰士全部壯烈犧牲,當地群眾含淚從松花江中打撈出70餘具烈士遺體,埋葬於江畔。

迎著困難、一往無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在方正縣堅持了14年的戰鬥,先後建立了陳家亮子密營、老洞窯臨時軍部密營、紅石砬子密營等20餘處。其中,趙尚志領導的抗聯三軍和李延祿領導的抗聯四軍,以及五、六、八、九、十一軍等都在方正縣同日寇進行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1934年11月,趙尚志率領哈東支隊在方正西部肖田地同日偽軍800餘人展開激戰,殲敵130餘人;12月,在寶興南山裡象鼻嶺下和二吉利溝裡橫頭山一帶建立密營根據地。1935年6月,李延祿率領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在方正東部山區大羅勒密陳家亮子一帶建立密營,設臨時軍部、行營、被服廠和修械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