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看了《少年的你》,兩天都還走不出來,滿腦子都是電影裡的畫面和情節,我在想,如果陳念沒有遇到小北,她能去北京嗎?她會不會像胡小蝶一樣的結局?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一心想要考上大學,離開小城,考上大學是她唯一的目標,也是解決自己人生問題的唯一辦法,以至於她隱忍、脆弱和堅韌的性格。

在胡小蝶被欺凌的時候,她選擇了默不出聲的旁觀者,就像她被欺凌時,李想以同樣的話勸她:再忍忍,只要高考完了,我們長大了一切就變好了。

可校園欺凌往往是你越容忍,欺凌者就越得寸進尺、不依不撓。

好在,她遇到了小北,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小混混,為了保護自己,裝出一副強悍的樣子,在別人看來,他就是個壞人,但只有陳念明白,小北不壞。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這也讓兩個生活在“陰溝”裡的少年相互依偎取暖。

陳唸的一句:你能保護我嗎?沒有錢給你,但我必須去北京。小北就因為這句話一直跟在陳念後面保護她,就像小北說的那句話一樣:你在前面走,我一定在你身後。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為了保護陳念,他不惜去幫她扛上殺人的罪名。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為了另一個人,扛上強姦和殺人的罪名。我和你不會,但他們還是少年。小北說: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可是我喜歡一個人,我就要給她最好的結局。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記得小北問過陳念一句話:那你想怎麼樣?

陳念回答說:讀書,考試,上好學校,想變成最聰明的人,如果可以的話,保護世界。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陳念認為只有讀書考上好的大學,才能出人頭地,保護這個世界。我們的老師、家長也是這麼認為,那時的我們還會翻白眼不屑,覺得條條大道通羅馬,即使不讀書、沒學歷,也能混得好。

可出了社會才知道,說讀書沒用、不需要學歷的那群人都回家繼承家業了,而你連工作的大門都敲不開。像陳念當時的環境,媽媽因為賣假面膜創業負債累累,每天天還沒亮就要出去掙錢,有家也不能回,留陳念一個人面對收債的。所以她和她媽媽都認為只要考上大學一切就會好了。

反派魏萊,即使她家裡有錢,不愁吃穿,但因為高考沒考上大學而復讀,她爸爸已經半年不理她。也因為這個原因,她去求陳念原諒她玩過火的欺負,她不能再復讀了,不想她爸爸不再跟她說話(想想她還是蠻可憐的)……

雖然魏萊的讀書只是因為她爸爸,陳唸的讀書為了保護媽媽和保護世界(這個“保護世界”的另一層意思,其實也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努力去修正這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不夠好”的世界。),

但足以說明,讀書是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種方式。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最後,出獄後的陳念再次通過高考考上大學,並且大學畢業後在一間培訓機構做老師,而小北和陳念也可以光明正大肩並肩走在街上,這也算是最好的結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