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01

對中年老母老父來說,這世界上最難的不是加不完的班,最累的不是做不完的家務,要論折磨身心,陪孩子寫作業可謂高居榜單遙遙領先。

微博上一個自殺式陪娃寫作業的話題,引來了網友紛紛吐槽。

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每天,從孩子遲遲進入不了寫作業狀態開始,老父老母兩行辛酸淚,縱然父母在職場叱吒風雲翻雲覆雨,此時也有的被氣得怕動了胎氣,有的被氣得肺疼,每24個小時輪迴一次,週而復始。

孩子的寫作業拖延症,恐怕是所有父母都想治的病,為了讓孩子們快起來,父母們計謀用盡,結果還是傷心傷身,無可奈何。

02 不談作業,就是晴天;一談作業,傷人傷己

前幾天,一個媽媽因為孩子不寫作業,氣得報警讓警察把孩子帶走。

這個12歲的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媽媽勸告訓斥也聽不進去,還動手打媽媽。媽媽一怒之下,把兒子拖到了警察局,請警察叔叔出面調解。為了一個作業,真真是鬧得親生母子快要反目成仇。

總有一大波孩子把作業硬生生地從放學拖到晚上,從晚上拖到第二天早上。前一天完不成的作業,成了第二天早上不愉快的開始。

如果趕上寒暑假,那自然是要拖到假期結束前的。孩子一旦開啟瘋狂補作業模式,且不論學習效果如何,身體有時候也會吃不消。

9月初,杭州一個小學生因為著急趕作業,心臟病都累出來了。

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整整一個暑假本來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作業,小月卻硬是等在收假前才日夜趕工,結果把自己本來不太好的心臟累得一天早搏3萬次!

而孩子們寫作業慢估計早已經是老父老母心頭的鈍刀子,拖拉代表效率低,學習效率低下,自然會成績不好,還有可能影響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想到這裡,鈍刀子割得心血淋淋得疼!

難道就真的要每天週而復始循環播放夜裡奪命連環催,早上河東獅吼催的戲碼嗎?

是時候幫助孩子們解決拖拉磨蹭,提高效率了。

03 父母有心,拖拉磨蹭可以改

孩子們面對作業磨蹭拖拉,總有原因,父母們不要再衝著孩子“河東獅吼”了,找到癥結,幫助孩子們逐步養成自律、高效的寫作業習慣。

01、時間意識從小培養

我鄰居的孩子寫作業永遠不磨蹭,每天晚上8點整,是孩子固定的寫作業時間。不認識鐘錶時,媽媽說一句八點了,孩子就自覺翻開書本,認識鐘錶後,更是無需媽媽提醒,到時間便主動開始寫作業。

通常,半個小時他就會完成作業,然後還可以繼續玩一個小時左右。

小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他們不懂5分鐘有多短,也不知道晚上9再開始寫作業有什麼不妥。

心理學研究表明,6-7歲的兒童對短時間的估計不夠準確,多變且不穩定;

8-14歲的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比較準確,時間觀念已漸趨穩定。

也就是說,剛剛接觸作業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助他們規劃好時間,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固定時間,再逐步養成習慣。

高爾基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如果不盡早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孩子有可能到了初中都難以把握時間,從而導致學習效率的低下、做事缺乏條理性。

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02 、尊重孩子的“慢”

孩子寫作業慢慢的,有時候並不是在磨蹭,父母一定要分清慢和拖拉的區別。

孩子在適應和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節奏,嫌棄一個剛學寫字的孩子不能迅速寫出作業,和催促一個2歲的孩子飛快穿上衣服,都只會起到反作用。

有位網友分享過一個故事:他的同學寫作業總是很慢,連考試做題都比別人慢。老師表示擔憂,孩子父親卻表示:自己的孩子就是速度慢些,不是故意拖拉,不要緊。

原來,他告訴過父親,他做題時總是在回憶老師怎麼講解,還要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每個父母都應該搞清楚孩子慢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面對的作業難度,不要因為自己著急而不停催促孩子。

果然,故事裡的孩子沒有因為慢就學習不好,相反,他有自己固定的節奏和速度,成績一直很穩定,最後考入了很好的大學。

心理學上有一個超限效應,是指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被不斷催促的孩子,就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千萬不要僅僅是為了快而催促,要知道催促訓斥,會讓孩子失去自信甚至傷了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慢,尊重孩子的節奏,思考遠比做得快更重要,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有快速奔跑的本錢。

03 、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寫作業計劃

孩子畢竟是孩子,難免因為缺乏條理性而導致拖拉、緩慢。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做計劃,逐步讓孩子快起來。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就給寫作業拖拉的孩子提出這樣的建議,父母幫助孩子按照簡單、難、簡單的順序安排好作業時間,每項作業後安排10分鐘休息玩耍時間。

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就可以得到玩耍時間,如果孩子能提前完成作業,那麼玩耍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父母學會這幾招,輕鬆幫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

有玩耍的時間做獎勵,孩子會很樂意加快速度,而簡單易完成的作業放在兩頭,難的作業放在中間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克服因為畏難情緒帶來的拖拉。

04 、不要指責要獎勵,讓寫作業充滿樂趣

不要強迫孩子按照你的時間計劃來,孩子當然有可能今天按時完成,第二天又拖拉,或者堅持了幾天就又亂套。

這時候,父母不要責怪孩子,當孩子今天比昨天提前了,這就是進步。

根據《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一書中的建議,父母可以給孩子設置獎勵,比如:在預計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得到一顆星,比預計時間提前10分鐘得到兩顆星,提前20分鐘得到3顆星,每集齊10顆星可以兌換一個心願。

要注意的是,設定目標任務時,要合理,不能過於容易更不能過於困難,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提高。設立獎勵時,更要合理,如果孩子每天輕鬆拿到好幾十顆星星,寫作業就變成了一種交易,獎勵就會失去作用,起不到我們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業效率的目的。

書中還講到特別重要的一點:要讚美孩子的每一次進步,不指責孩子,直到孩子可以從容不迫地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節奏,父母要陪伴孩子從走過從無到有,從慢到快。為人父母,始終要記得,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和孩子一起在成長路上升級打怪,而不是站在終點,大聲喊著:孩子你快點。

孩子做作業的各種拖延,並不是沒有辦法,當父母們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陪著孩子樹立起時間觀念,陪著孩子一步步掌握寫作業的步驟,孩子們就會慢慢進步。

從今天起,不再催催催,不再大聲吼,教育說到底,父母要先修煉好自己,才能給孩子前行的勇氣。

再耐心些,當父母用心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有目的有步驟地克服拖延,孩子成為“學霸”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呢!

—End—

作者簡介:暴風雪,一個看了一些書然後想寫一些字的中年美少女,總想用文字說說心裡話,家有4歲8個月萌妹子,一起在成長路上飛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