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新疆地区,解放军工程兵建设天山公路真实写照


天山公路又名独库公路,顾名思义,是一条从北疆独山子到库车的公路。因为这条公路要穿越崇山峻岭的巍峨天山,又俗称天山公路,用雄、奇、险、峻来形容。

独库公路堪称公路病害的“博物馆”。一是雪害严重。一般在每年11月封山,次年5月消融,只能半年通车。二是泥石流频繁阻断交通。全线较大的泥石流多发地有5处,总长约2000米。遵照毛主席1964年4月9日“要搞活天山”的指示,独库公路是1964年在“巩固边防,加强战备,搞活天山,独立作战”的思想指导下决定修建的。

1974年的新疆地区,解放军工程兵建设天山公路真实写照

1966年开始测量设计,1969年开工,至1972年突击完成,耗资816万元,只能勉强通车。1973年对原路线方案提出大的修改意见,并拟提高路线标准。1974年4月2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加快修建天山公路,并将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直接归中央军委管辖。

1974年的新疆地区,解放军工程兵建设天山公路真实写照

1974年5月,解放军工程兵的三个建筑工程团奉命开进天山,武汉、西安调来的五个测量队也开进了边城。为了保障施工机械、车辆的修理,国家又为新疆军区组建了一个企业化的机械修理厂和一个汽车修理厂,拨给了850名劳动指标和相应的修理设备。 1974年8月开工,经过9年艰苦奋斗,工程于1983年9月建成通车,总投资3.5亿多元。

长达10年与严酷恶劣环境斗争的施工战役,筑路部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以“碧血洒天山,为振国威军威”的精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铸就了悲壮的“天山精神”。


1974年的新疆地区,解放军工程兵建设天山公路真实写照

官兵们在与世隔绝的天山深处,与险峻的山石斗,与恶劣的天气斗,与疯狂的风雪斗,与难耐的寂寞斗。共有168位筑路官兵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电影《天上深处的大兵》、《天山行》和《守望天山》就是这些钢铁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1983年10月,天山南麓的乔尔玛,一座高20米的纪念碑树立起来了,上面镌刻着“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这是新疆各族人民为纪念给他们修筑幸福路的148位烈士修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