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2019外匯到底還能不能做?

近來,國內外匯行業相繼發生了一些敏感事件,例如:一張來路不明又滿載40多家外匯平臺的名單,還有一直打不通聯繫電話的某紅頭文件,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這些了,並且截至目前已經有機構作出了業務調整。

似乎一夜之間外匯圈變得沉靜了許多,小編的朋友圈各種雞血廣告變少了,群裡的業務也沒之前那麼活躍的聲音了。在喧囂聲中突然的轉變,難免讓人心生疑慮——行業的未來在哪裡?如何選擇正規的外匯平臺!

2019是外匯投資爆發期,中國外匯市場將進入20年的金融藍海,看到這句話時,內心激情澎湃!回望這一年的外匯行業發展也是迅猛無比的,平臺、展會、資管、EA、教育等等機構拔地而起,直到之前剛結束的金博會更是令全行業進入高潮。

在國內,2019外匯到底還能不能做?

而如今,年尾寒冬將至,再次看到這句話時,心中卻出現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然後呢?“

我們知道,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2019匯市路在何方?

在判斷行業未來的發展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過去。

看看過去幾十年間,外匯保證金業務從無到有,從國外到國內的發展究竟經歷了哪些階段?回顧這些之後,再根據當前的形勢來審視外匯保證金業務在國內該如何發展?得出最終解決方案!

以下主要分析的內容來自多年前一位業內專家,不是炒外匯的專家,而是科班出生的金融行業專家。本文當年也給了我入行的信心和指引,感覺當下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再合適不過了!

在國內,2019外匯到底還能不能做?

文章將部分內容進行了濃縮、整理和刪改,原文一些內容目前來看還是有些不適合說的,道理你們懂的!下面將分為三個部分對前面的問題一步一步進行探析!

一、近五十年間國外與國內FX Margin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二、當前發展FX Margin的有利條件及實際意義

三、我國發展FX Margin模式分析及開放建議

本論文通過回顧了外匯保證金業務在國外、國內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分析我國銀行發展外匯保證金業務的有利條件和意義,說明發展外匯保證金業務“宜疏不宜堵”和必要性,分析了業務模式,並對放開我國的外匯保證金業務提出了建議。

近五十年間國外與國內FX Margin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半個世紀以前——起源

外匯保證金業務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倫敦。最初外匯交易由於需要大量的本金資金,所以這個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是銀行、金融機構及政府等大型機構。

直到1974年英國金融市場開始提供現金清算黃金OTC交易(櫃檯市場,也就是在交易所場外交易)後,全球交易結構就改變了,個人外匯交易市場開始出現。個人外匯交易市場開始出現後,外匯保證業務開始發展。後來外匯保證金被引入中國香港、美國和日本等地區。


二十年前——發展

在1996年,出現實時個人外匯交易平臺,標誌著網絡在線交易時代的來臨。尤其是從2001年開始,伴隨著在線交易的廣泛引入,市場規模開始高速膨脹。

據統計,外匯市場50%的交易都是保證金交易。外匯保證金交易已經成為全球中小投資者的最愛,年增長速度高達25%-30%,外匯保證金逐漸取代股票和期貨成為世界金融的主流金融產品。中信獲批外匯業務,國企巨頭加速佈局外匯行業背後玄機!


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進入中國

外匯保證金交易在我國的發展20 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初香港人帶著外匯保證金交易登陸我國大陸市場。不過,當時國內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缺乏監管,市場十分混亂。因此,1994 年8 月中央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證監會、公安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出《關於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

此後,國家管理部門對外匯保證金業務及外匯期貨交易一直持否定和嚴厲打擊的態度,導致在長達12 年的時間裡,商業銀行的外匯保證金業務一直處於沉寂狀態,而通過境外經紀公司進行的“地下交易”活動卻異常猖獗。


十年前——國內首次建立正規渠道

  • 2006年,為引導外匯保證金交易向正規渠道發展,以此來抑制地下非法交易活動,交通銀行率先獲得了發展“滿金寶”業務的試行權,並於2006 年9 月在少數城市推出。
    • 其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也跟進推出“外匯保”、“易富通”等外匯保證金交易產品。外匯保證金交易因其以小博大、雙向交易的特性對投資者形成了巨大的誘惑,使國內外匯保證金交易一直比較受追捧。
    • 然而這樣一種新型的外匯投資產品剛剛起步兩年,2008年銀監會一紙通告,就暫停了我國銀行的外匯保證金業務。

    不過監管的禁止並不能阻止市場需求的發展,反而為境外經紀商在中國掘金提供了可能。銀行機構全面叫停後,曾經也形成了外資保證金交易機構進入國內市場的一段高潮。

    外資機構中,有些是受ASIC(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和FCA(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等監管的正規機構,在國內只是沒有得到銀監會的批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還可以得到保證。而不少地下保證金公司則乾脆和客戶做對賭交易,交易的風險就很大。

    在國內,2019外匯到底還能不能做?

    監管機構標誌

    在境外機構在國內大肆收斂客戶的同時,國內銀行也在採取措施爭取客戶。進入2009年以來,國內銀行在不斷試探監管紅線。

    中信銀行也已悄然開展了“匯金寶”外匯買賣業務,此業務仍屬實盤交易,不過與以往實盤只能買漲不同,該交易平臺與保證金交易類似可以賣空。國內其他銀行也相繼展開了此類業務。

    但是國內銀行的外匯買賣業務同國外的交易商相比,在競爭實力上還是略遜一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兩段內容來進行對比!

  • 國外的交易商可以提供槓桿交易,可以以小博大,而國內的銀行只能提供1:1的實盤交易,盈利效果大大折扣;有的國外的交易商只在交易者做空時收取單邊很少的點差,而有的國內的銀行要雙向收取10個甚至更高的點差,交易成本相差較大,也會令投資者對國內銀行的外匯買賣望而卻步。
    • 在岸經營的國內商業銀行由於開展外匯業務時間較短,監管層叫停等原因而不能開展外匯保證金交易,再加上服務專業化程度不高,只能開展吸引小規模客戶開展外匯實盤買賣業務,缺乏規模經濟,造成了運營成本居高不下,與境外交易商的競爭形成鮮明的對比。

    可見,開放國內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市場,進行合理的監管,形成有序的市場競爭,是目前最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PS:2019是外匯投資的爆發期,中國外匯市場即將進入20年的金融藍海市場。

    私信#外匯#自動回覆一份內幕的外匯投資指南電子書,進入匯市前如何驗證真假外匯是首要,看清金融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