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小鮮花愛小鮮肉不是好看的愛情,小鮮肉剃個光頭,就好看了。

我不喜歡看愛情故事,但我可以忍受它們。

有一種我忍不了。就是非要把和尚和美女關起來演愛情戲。

早年去電影院看《情癲大聖》,謝霆鋒在雪地上劃拉出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把我給氣得,怒罵一聲“去你馬勒戈壁!”不看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這句詩幾乎帶動了一個小產業,我把它稱為“和尚美女戀愛殺”文化傳播產業鏈,它是繼第一次親密接觸式、現代總裁式、古代王爺式、鄉村愛情式……之後出現的又一個愛情創作大殺招。

現在那個挺火的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又拍成了網劇。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西藏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坐化圓寂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預見過三百年後,他居然成了愛情文藝圈的靈感鼻祖?

我這篇文章,就是想幫他扒拉一下,把黏在他身上的鼻涕給扒拉清爽。但是顯然做不到。

倉央嘉措,官方文化定位是一個“民歌詩人”。但民間文化定位是一個“情僧”,是繼暴力版和尚魯智深、酒肉版和尚濟顛之後的情色版和尚,他留下來的都是“情詩”。

都有哪些“情詩”呢?

比如這一首驚天鉅作——《那一天》: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這首詩雖然有點口水味,但味道還不錯,應該算美人香津,還蠻香噴噴的。再加上是西藏大喇嘛“寫”的,就又多撒了金粉,有點晃眼的金貴氣息。

屁!這是1997年朱哲琴專輯《央金瑪》中的歌曲《信徒》的歌詞,詞曲作者是他老公何訓田,是夫妻音樂作坊的作品。那個朱哲琴神神叨叨的,跟齊豫一樣赤腳唱歌,喜歡唱經文,都是這條路子上的。

我個人有著嚴重的偏見。所以當我知道這首詩無關風月,只幹宗教的時候,頓時覺得寫得還挺不錯呢。

又比如這一首《見與不見》,這首詩曾見於《非誠勿擾2》的臺詞中: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 就在 你的手裡。不捨不棄來我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還有很多人說它是張小嫻的詩。《讀者》雜誌首次以《見或不見》為詩名、倉央嘉措為作者刊登了,後來被告了,2011年10月北京市東城區法院裁定《見與不見》的作者是廣東肇慶女子談笑靖(筆名扎西拉姆·多多),作品真實名稱《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詩關宗教情懷,與愛情無一毛錢關係。

還有電視劇《宮》的主題歌《把你供養》:

把你捧在手上,虔誠地焚香,剪下一段燭光,將經綸點亮……

大喇嘛的又一首蕩氣迴腸的“經典之作”被誕生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還有,還有。電視劇《步步驚心》裡頭有這個臺詞:

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然後網絡上出現了一首倉央嘉措的《十戒詩》,又增加了“第三最好”直至“第十最好”。我想如果再有一個情場受挫又閒著沒事的人,恐怕還能弄出一首《百戒詩》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其實這個所謂《十戒詩》的前兩句,還真是倉央嘉措的詩句。

目前為止,終於出現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了。

倉央嘉措的詩全是藏文寫的,我們能看到的都是不同版本的漢譯本。《步步驚心》裡頭採用的兩句,是藏(西藏)學家于道泉翻譯的。是不是翻譯出真正的精髓,把詩歌的意境完全指向情愛是不是偏頗甚至錯誤,都是有爭議的。

那個傳奇已久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也是源自倉央嘉措的譯句。于道泉的漢譯版本是這樣的:

若要隨彼女的心意,今生與佛法的緣份斷絕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嶺間去雲遊,就把彼女的心願違背了。

文學家曾緘又把它改編成古體詩: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都說曾緘以這一首詩成就了“情僧”倉央嘉措。要我看,這哪是什麼成就,這是糟踐,流行的功績越大,糟踐的罪過越深。

流傳下來的倉央嘉措的詩,都是沒有詩名的,都是藏文寫的,舉幾個于道泉版本的吧: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從東邊的山尖上

白亮的月兒出來了

“未生娘”的臉兒

在心中已漸漸地顯現

倉央嘉措/于道泉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去年種下的幼苗

今歲已成禾束

青年老後的體軀

比南方的弓還要彎

倉央嘉措/于道泉

不負如來不負卿你二大爺!倉央嘉措的正確讀法

自己的意中人兒

若能成終身的伴侶

猶如從大海底中

得到一件珍寶

倉央嘉措/于道泉


從藏學家於道全的傳情達意中,隱約能看到《詩經·國風》的味道,尤其是那些“風中”的戀歌情曲。但我相信這些句子裡藏著“情愛”之外的東西。

修行人念十萬咒語,也比不上一句“情詩”更能刺激眾生的神經,這就是石頭般堅硬和脆弱的“剛強眾生”,這就是“世間法”存在的理由。

僅從詩與文字本身而言,在網絡審美平臺上,它們肯定是沒有“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過癮,沒有“不負如來不負卿”裝得來B,沒有“愛或不愛見或不見”更能催人尿下。

拋開倉央嘉措身上那件高貴的外衣,拋開神秘的政教色彩,讀他的漢譯詩,還真不如去讀優秀的古文古詩。當然了,也很難拋得開,網絡文藝謠言家們總得有幾樣趁手的新奇的雅緻的玩具吧。(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妮爸說”,一個長不大的中年老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