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在我國,有一種學生叫“別人家的孩子”,這種學生是很多人讀書時的陰影,他們最怕聽到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故事。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故事,主人公曾經也是被“別人家的孩子”傷過,但最後卻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他叫劉路,還有一個筆名叫劉嘉憶,出生1989年。這是一個曾經轟動過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一個人,而且還是在特別年輕的時候。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年僅22歲的劉路,剛本科畢業就被中南大學破格聘任為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教授級研究員,成為我國曆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同時給予了100萬重獎。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是什麼事情讓中南大學這所985大學破天荒地聘用一位年僅22歲,還是剛本科畢業的學生當教授呢?原來,在劉路上大學期間,當時年僅20歲的他,破解了困擾了世界上無數數學家的一個世界難題,證明了西塔潘猜想,一時間轟動了整個數學界。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西塔潘猜想是什麼?先來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個猜想是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是一個反推數學領域關於拉姆齊二染色定理證明強度的猜想。在組合數學上,拉姆齊(Ramsey)定理是要解決以下的問題:要找這樣一個最小的數n,使得n個人中必定有k個人相識或l個人互不相識。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這個猜想已經困擾了整個數學界長達17年之久,終於被這個20歲的小夥子用了2個月成功破解了。在2010年8月的時候,酷愛數量邏輯的劉路,在自學反推數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西塔潘猜想,瞬間產生了興趣。於是,他通過郵件跟南京大學一位副教授溝通過幾次。同年9月份,劉路在研究一個相關問題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方法,瞬間的靈感讓他感覺到這個方法有可能會對解決這個猜有幫助。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通過認真研究和分析,10月份的某天,劉路靈光一現,用這個方法稍作調整,就能夠證明這個猜想。然後他馬上跑回宿舍,連夜用英語將這個證明的全過程寫了出來,通過郵件形式,投稿給了國際權威雜誌《符號邏輯》。而他的證明過程,最終獲得《符號邏輯》主編、芝加哥大學數學系鄧尼斯·漢斯傑弗德教授的高度認可和評價。文章發表後,瞬間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2011年5月份,由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師範大學聯合在杭州舉辦的邏輯學術會議,特意邀請了當時還在讀大三的劉路到會,現場報告了它的證明過程,讓現場所有數學專家非常震驚。同年9月份,劉路受邀參加了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他是會議上唯一參加亞洲人,並做了長達40分鐘的學術報告。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劉路在完成西塔潘猜想後,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著名數學家侯振挺教授得知此事後,立刻找到劉路,並要求將他收為自己的學生,跟著他讀博士。侯教授之後特意為劉路引薦了三名著名的院士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得知後,聯名上書中央,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劉路在學術方面的培養,要在各方面對其進行關心和支持。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劉路年紀輕輕,就取得了如此成就,實在叫人刮目相看。難道他是從小就天賦異常,是個小天才嗎?事實並不是這樣。

劉路以前上學的時候,開始成績屬於一般般。初中的時候,整體成績在班級上排名並不靠前。他從初二的時候,就對數學產生了很大興趣,並開始自學數論。初三的時候,已經讀完一本“天書”《古今數學思想集》,高中開始閱讀大量的數學著作,包括很多全英文的數學書籍。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初中時,劉路由於對數學產生了巨大興趣,大量的時間花在了數學上,導致其它課程開始下滑,成了媽媽眼中的差生。劉路媽媽和老師也都非常著急,有次晚上想找劉路談談的時候,發現很晚了劉路還在挑燈夜讀數學書籍。劉路媽媽搖搖頭,沒說話就走了,在她看來,這孩子可能就是真的笨吧,他已經很努力了,不能強求。

然而,中考的時候,劉路又鬼使神差地考上了當地一所非常不錯的高中,只是成績排名差不多處於墊底位置。2008年,高考的時候,當身邊很多同學都是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這些名校的時候,劉路的高考成績在學校裡只能算一般般,他第一志願報考的是大連理大學,第二志願是中南大學,專業全是數學,最後被中南大學數學專業錄取。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到了中南大學之後,劉路更是如魚得水,經常泡在學校圖書館,接觸到更多的專業書籍,對數學的興趣也更加濃了,數學各方面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這才有了後來發生的故事。

從劉路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成功最關鍵的兩個字,那就是“興趣”。他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是他能夠在數學領域取得巨大成績的關鍵。楊振寧在1983年的時候,向中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學習數學過程時,向大家推薦了一個人,他就是劉薰宇。楊振寧說:“劉薰宇先生是著名的數學家,寫過很多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對數學的興趣很大程度是來源於劉薰宇先生的書籍。”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而劉薰宇先生編寫的《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就是如此,這套書一共三本,包括《馬先生講數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他將自己化名為馬先生,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解了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數學問題,以及通過講解題目,將很多數學知識點全部融合在一起。

他20歲破解世界難題,22歲成985大學教授,他的成功關鍵只有2個字

這套收非常合適小學生和初中生,可以當成平時課外讀物,可以讓很多中小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目前這套書正好趕上搞團購活動,三本只要69元(包郵),給自己孩子買一套,非常划算有價值。有興趣有眼光的朋友,歡迎點擊下面鏈接,直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