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人專家建議千萬不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

近幾年國際學校、國際教育風靡全各個省市,有條件的都把孩子往國際學校裡送,沒條件的也感覺國際學校高大上,所以很多家長茶餘飯後的閒聊都是國內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

這幾類人專家建議千萬不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

雖然我們比較推崇國際學校,但是依然不建議這幾類家庭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

01

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

這裡真不是歧視貧窮,而是勸家長們在焦慮的年代保持冷靜。

最近小飛飛看了一篇文章《我年薪15萬,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有錯嗎?》,文中的這個家庭年薪15萬,全家住在房租6500元每月的大開間裡,兩個大人和一個孩子擠在一張不到兩米的床上。

這樣的家庭毅然決絕地選擇讓娃上國際學校,理由很簡單:錢可以再賺,你的人生卻只有一次,你可以學習成績不好,但你必須要學會選擇,具備選擇的能力……

通篇只看到了一個看似爭強好勝,實則內心有無數缺失的母親,她不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卻把這種壓力傳導給了孩子。

為了能讓孩子讀國際學校,於是進行了一場豪賭,決定壓上家裡幾乎所有的經濟籌碼。目前小飛飛還不能妄言結果,但是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非常冒險的!

這幾類人專家建議千萬不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

各個地區的國際學校學費一年二十萬的不在少數,曼徹斯通城堡學校學費甚至達到30萬一年,現在國際學校除了學費,還有其他費用,一套校服動輒好幾百好幾千,還有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外班,如果你申請國外大學、參加SAT/ACT、託福/雅思考試都是錢,更何況還不止考一次,這個教育的無底洞可以不是家庭經濟收入一般的家庭能夠承受的。

小飛飛也曾幫家長算過一筆教育賬:“孩子讀國際學校,一年就算只花20萬,15年就要花300萬!”

在各個,就算花再多的錢也不一定能進好的國際學校。目前各個除了六七所辦的還差強人意的國際學校外,其他的幾十所國際學校招生門檻都非常低。試想一下,孩子到了這樣的一個學習環境,會學好嗎?

砸鍋賣鐵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文中的媽媽內心富足,她的孩子問不出“為什麼我家房子不如別人大”的問題。如果媽媽從來不比較,孩子無處學會去比較。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如果媽媽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孩子難有幸福的未來。

這幾類人專家建議千萬不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

02

孩子成績一般的家庭

對於成績一般的孩子來說,國際學校就是一個解決方案。在很多家長的潛意識裡,如果在體制內遇到挑戰,或者達不到名校目的,就選擇國際學校,這樣就可以輕鬆申請國外大學。

這種天真的想法在過去幾年或許還行的通,但是現在是絕對不可行的!

國際學校基本都是英語教學,學生原來用中文都學不好,現在在國際學校用英語學習,還要學好,豈不是難上加難?

也有很多家庭表示,孩子是通過學校的入學考試考進去的,肯定能適應學校的教學呀。小飛飛要真切的告訴你,目前各個很多國際學校入學考試也形同虛設。所以不要以為孩子考上了就萬事大吉!

還有一個很危險的群體,就是讓成績一般的孩子在高中階段才轉學至國際學校,最後孩子中文也不行,英語也不行,正規的國際課程又跟不上,這最寶貴的幾年時間,就會被耽誤的。

面對成績一般的孩子,家長究竟如何選擇呢?

如果是學習習慣、方法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克服調整;如果是階段性的心理問題,可以和孩子談心,一起面對;如果是因為不適合體制的教育教學方式,可以考慮轉國際學校。

這幾類人專家建議千萬不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

03

教育理念不夠先進的家庭

家長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教育教學起著關鍵性作用,對於一些還不能自己選擇和判斷的低領學生來講,家長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世界,你給孩子選擇了怎樣的學校,將來就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說實話,小飛飛遇到過很多焦慮的家長。選學校什麼也不看,只看升學!問孩子學習情況,只談論成績!

“我要讓孩子進城市綠洲學校,將來好升深國交,我不管學校是不是給孩子單獨弄個綠洲班,我就想給孩子送進各個升學最好的學校……”

這種一心要將孩子送進名校的家長不在少數,這也是為什麼像城市綠洲這樣曾經還愁招生的學校近兩年也報名人數激增,甚至已經到了百裡挑一的程度。

如果家長送孩子讀國際學校也只是為了上名校,這樣的教育理念在國際學校中是難以立足的。

如果家長的教育理念不夠先進,用傳統學校裡的實用主義,實利主義,虛無主義去教育孩子,培養出的一定是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如果家長的理念不夠先進,用成績衡量孩子的優異,那麼就算孩子在國際學校也享受不到國際教育的魅力。

小飛飛就遇到過一位孩子在QSI科愛賽國際學校的家長,結果因為嫌棄學校課業太輕鬆給孩子選擇轉學,還有貝賽思國際學校的家長向小飛飛吐槽班上很多學生都報了補習班……

小飛飛有話說

給孩子選擇國際學校沒必要分個對和錯,在此討論主要是希望不辜負家長重託,只為給你選擇最適合的學校!英國、美國全齡段留學找飛際海外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