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態價值轉為經濟價值——近觀四川洪雅縣康養旅遊發展之路

大美洪雅,山水怡人。

四川省洪雅縣,具有溫度適合、高度適宜、緯度適中、綠化度高、潔靜度好、負氧度濃、精氣度足、優產度強的天然“八度優勢”,因而走上了康養旅遊的發展新路。

四川提出的五大產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健康產業,在全國率先提出“森林康養”概念的也是四川。洪雅以玉屏山等地為樣本,啟動旅遊資源普查和第三產業統計調查工作,完成四川省首個縣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洪雅縣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制定《健康洪雅2030行動綱要》,森林康養全國示範、康養產業統計全省試點。

玉屏山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巫炳松介紹,洪雅林場職工在光禿禿的大山上培育出了18萬畝莽莽林海。2014年,林場11萬畝人工林被劃定為國家儲備林。剛開始,林場職工守著十幾萬畝森林無事可做,樹不讓砍了,經濟效益也差了很多。

經過一段發展迷茫期後,林場人意識到,自己守的這片森林其實是一個獨有特色的優勢資源,關鍵是怎麼挖掘森林的潛力。經過調研,林場針對城市居民對於新鮮空氣的需要,試水“森林康養”產業。曾經只懂伐木的林場工人,就地轉變為森林康養基地的服務人員。

進入2019年,玉屏山發展又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總規修編、項目建設、一系列活動開展,極大地宣傳推廣了森林康養產業,提升了洪雅的知名度、美譽度。今年上半年,洪雅接待遊客量約1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約670萬元。

玉屏山的成功轉型,是洪雅縣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變的縮影。洪雅縣最高海拔3090米,最低海拔417米,有大小河流330條,背靠峨眉山,坐擁瓦屋山,距離成都近,環境質量好,是大成都、大峨眉國際旅遊圈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獨特的生態旅遊資源。

近年來,洪雅縣堅持以建設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統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發展以康養度假旅遊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

在《洪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洪雅已經明確生態康養主題,將旅遊業作為主導產業。在突出開放性的前提下,高品質規劃瓦屋山、柳江古鎮和城區,用國際化理念推動資源效益化使用。結合大峨眉旅遊區、攀西旅遊區和三山聯盟區域規劃,加強交通、環保、資源區域旅遊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推。這種做法本質上是旅遊“供給側”的深改,是政務“供給側”的創新實踐,必將推進洪雅發展環境優質化,產品供給多元化。

豐厚的生態價值迅速引來眾多資本的擁抱。華僑城牽手瓦屋山,建設瓦屋山中瑞國際山地度假旅遊示範區。法國PVCP牽手七里坪,建設太陽季度假區。四川鐵投集團牽手柳江古鎮,建設柳江國際休閒文旅特色小鎮。攜程集團牽手槽漁灘,整體打造濱水休閒度假未來小鎮。

目前,洪雅推進旅遊+康養,以森林康養、抗衰康養、運動康養、醫療康養為重點的康養體系初步形成,創建了4個省級康養基地、1個省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這種“生態價值+”的新路徑,快速實現了洪雅縣域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化,為縣域旅遊產業的升級凝聚起嶄新動能,也讓洪雅的旅遊產業進入了全新時代,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 戚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