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天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1898年12月正式開學。當時的京師大學堂既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

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7年, 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者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長,使北京大學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到1919年,北京大學發展成為一所擁有14個系,2,000多名學生的大學,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於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北京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1919年爆發的"五四"反帝、反封建運動的發祥地。"五四"時期,北京大學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最初基地。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文學家、思想家魯迅都曾在北京大學任教或任職。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併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北京大學擁有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及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數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現任校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校長許智宏院士。

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窗口。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