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撤:前哈佛幹細胞研究人員,已經撤稿到第18次

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曾是哈佛醫學院的前明星研究員,但後來在陰雲籠罩下離開了哈佛,目前其多達 18次撤稿。但這只不過是皮耶羅·安韋薩團隊發表的31篇論文中的一半,哈佛大學已要求期刊迴避對研究結果完整性的擔憂。

關注 | 撤,撤:前哈佛幹細胞研究人員,已經撤稿到第18次

這兩篇文章分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8 IF:9.58)上,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發表。每篇論文的作者中都包括Anversa和常任合著者Annarosa Leri。

Anversa在布萊根婦女醫院(BWH)開設了一個資金雄厚的實驗室,研究心臟幹細胞。但是在2014年,批評者開始公開質疑實驗室發表的成果,這些問題導致了Anversa和Leri的開除以及來1000萬美元的賠款,以解決涉及該工作的欺詐指控。Anversa和Leri還起訴了哈佛大學,儘管不成功,提醒雜誌注意調查,並聲稱要給他們的工作機會計算成本。

下面,再來分享一下這兩篇論文的撤稿信息。

2008年論文的撤稿通知“ notch1調節心臟前體細胞的命運”,寫到:

“編輯指出,根據哈佛醫學院(HMS)和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WH)的建議,我們正在撤回本文。HMS和BWH對PA實驗室出版物中包含的圖像的審查發現,圖1似乎具有對細胞位置進行細微調整的示例,圖3H似乎包括了添加到最終圖像上的不同層的示例。”

根據Web of Science的Clarivate Analytics,該論文被引用了147次。

2009年論文“人心臟中冠狀血管前體細胞的鑑定”的撤稿通知,也類似:

“編輯指出,根據哈佛醫學院(HMS)和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WH)的建議,我們正在撤回本文。HMS和BWH對PA實驗室出版物中包含的圖像的審查表明,圖像數據似乎以確定超出可接受的圖像調整實踐的方式進行了修改。HMS / BWH發現以下情況:圖1A(左上)似乎具有選擇性插入圖像平面的c-kit陽性染色區域;圖1A(左下圖)似乎選擇性地添加了c-kit陽性染色區域以及圖像中的細胞移位。”

該論文已被引用143次。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他是一位畢業於意大利的心臟病專家。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時,安韋薩已經因為在心肌細胞方面的研究而小有名氣。但在進入新千年以來,他因為在所謂的“心臟幹細胞”領域取得了令世人震驚的“重要發現”而徹底“飛黃騰達”,一躍成為了全球心臟病研究領域的旗幟性的人物。

啥“重要發現”呢?原來,安韋薩的團隊在2001-2003年間時先後宣稱,他們在小白鼠以及人體實驗中都發現,在把脊髓中具有自我修復功能的幹細胞在被移植到心臟後,這種骨髓幹細胞會“神奇”地轉化為心臟幹細胞,進而自動修復在心臟梗死中壞死的心臟肌肉組織。

關注 | 撤,撤:前哈佛幹細胞研究人員,已經撤稿到第18次

後來,安韋薩還宣稱在心臟裡也發現了幹細胞的存在,並進一步“顛覆”了學術界此前對於心臟裡沒有幹細胞的認知。

用“人話”說就是,這是一項對於心臟病患者乃至全人類“福音式”的發現,因為以前人們認為心臟裡是沒有幹細胞的,所以一旦心肌壞死,醫生們除了儘量控制壞死的範圍別無他法。

因此,安韋薩的發現不僅立刻震驚了全世界,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全球著名的頂級學術期刊刊發,還令他獲得了諸如“美國心臟協會傑出科學家”這種學界最頂尖的殊榮,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大筆研究經費,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聘書,從此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心臟病領域最著名的“大牛”和“絕對權威”。

更重要的是,他的發現還直接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臟病研究和醫療產業,即“幹細胞療法”。在過去這些年裡,無數學者都在他的研究基礎上不斷拓展著新的“學術發現”,一些醫療機構更在投資人的支持下迅速開展起了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臨床測試,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個新發現“變現”。

然而,安韋薩的這項被媒體稱為“人類福音”的重大發現,卻也引起了其他心臟病領域專家的質疑。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複製”安韋薩所得出的實驗結果,也無法重現安韋薩所宣稱的重大發現。

但安韋薩卻表示這都是因為這些專家太蠢,才無法複製他的實驗結果。他甚至還一度侮辱這些質疑他的專家是“白痴”(Moron)。

於是,出於對安韋薩的信任,尤其是考慮到他是這方面的“權威”,這些對他的發現存在質疑的專家們並沒有立刻就咬定他學術造假,而是進一步展開了嚴謹的檢查,但這一過程卻非常耗費時間。

與此同時,也有一批急著想“出人頭地”的醫學學者毫無保留地接受了安韋薩的發現,並在他的學術基礎上拓展出了不少很“前衛”的“學術發現”和“理論”。

結果,就在這樣的學術“拉鋸”中,安韋薩就這樣安安穩穩地在美國乃至世界心臟醫學領域的金字塔尖端坐了10多年。直到2014年,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和進步,有專家終於通過嚴謹的實驗發現:安韋薩所宣稱的骨髓幹細胞可以轉化為心臟幹細胞的說法根本不存在!

緊接著,安韋薩的團隊內部也開始有人“反水”,他的研究員中有人就爆料說安韋薩發佈的學術論文存在篡改實驗數據的情況,更有研究員撰寫長文披露說,別人做研究是通過實驗結果驗證自己的假說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推翻重來;可安韋薩做研究卻是反過來,他的假說只能是對的,然後他會通過高壓式的恐怖管理和嚴密的信息控制,迫使研究人員一遍遍地給他“生產”他想要的實驗數據。

這一連串的曝光,終於也令僱傭他的學術機構也對他的誠信產生了懷疑。從2015年起,哈佛大學醫學院先是關閉了安韋薩的實驗室並對他啟動了調查,之後更是被迫賠償給安韋薩提供了大量科研經費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筆高達1000萬美元的鉅款,以避免吃官司。

然而,面對如此惡劣的學術造假問題,這安韋薩卻展現出了令人震驚的“不要臉”的精神,居然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自己的下屬,稱所有數據造假行為都是一位名叫Jan Kajstura的資深研究員搞的,他自己並不知情。甚至他還一度起訴了哈佛大學方面,稱哈佛對他的調查是不負責任的,已經侵害了他的聲望並構成了“誹謗”。

更神的是,這位已經被哈佛大學掃地出門的安韋薩目前不僅仍然拒絕承認他的研究是造假的,而且他似乎還在其他西方國家的高校繼續任教。

同時,一些不願意承認整個心臟幹細胞醫療領域可能都構建在學術欺詐基礎上,也不願意接受自己的資金全都投入了一場騙局的部分美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醫療機構,仍然在繼續推進著所謂的“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

看來,這場震驚全球的重大學術醜聞,還會在苦澀和幻滅中持續發酵很長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