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那些讓你大笑的演員

最近熱播的演技綜藝讓我有一個感受,正劇演員表演的喜劇片段很少能逗笑我,楊迪、範湉湉、金靖這些喜劇演員演正劇反而效果很好,尤其演起小人物的感覺活脫脫的,像是從街邊現扒拉過來的人。

前兩天看電影《受益人》的首映,更鞏固了這一發現。首先要真誠地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放映完畢時幾百人的影廳自動鼓掌,對於經常看首映的我來說也是稀少的體驗。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受益人》由甯浩監製,新人導演申奧執導,大鵬、柳巖、張子賢主演。光看大鵬和柳巖你可能以為它是一部類似《煎餅俠》的喜劇,我也這麼誤解過,但看完後覺得它更接近於《我不是藥神》,它用非常黑色幽默的方式講了一個脫胎於現實的案件——一個男人處心積慮地殺掉自己的妻子以騙取鉅額保險金。

巧的是多年前我在《今日說法》看過這個案子,印象深刻,具體哪期沒找到,但找到了《人民法院報》上的一個報道,標題叫《殺妻騙保引發鉅額保費之訴》。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案子的主要情節是一男子先通過網戀閃婚,然後給妻子投保意外險,再和朋友合謀製造妻子意外落水溺亡的假象。

《受益人》的整體設計和這個案件很像,導演也曾表示劇情揉合了多個真實案件。電影裡做了一點改編——大鵬飾演的主角吳海並非天生壞胚,而是一個被生活和損友逼到絕路的普通人。

吳海是個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爸爸,兒子天生有哮喘,他白天看網吧,晚上代駕,忙得灰頭土臉仍然只是在生活邊緣苦苦掙扎。整個電影在重慶拍攝,有一段特別重慶的場景,吳海蹭朋友火鍋吃,不忘往書包裡偷菜,被發現後明明逃了,為了兒子的藥又不得不折返回去。承受了一頓毒打後,他傷痕累累地回到家,第一件事仍是把偷到的菜拿出來煮給兒子吃。

在這場犯罪裡,吳海是既幫兇,也是個無助的可憐人。我們看到了他是如何一點點捲進這個計劃,在裡面哭著笑著,承受全方位的內心掙扎。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吳海作為一個工具人騙柳巖飾演的嶽淼淼入局,對她的每一點好都是為了殺掉她的結局做鋪墊。這段情節充分提醒姑娘們別信男人對你無緣無故的瘋狂示愛,有什麼事非得一兩天做完?騙炮都是輕的,還有騙婚、騙保呢。

嶽淼淼看似精明,當著主播每天打扮得像只火雞,卻是最單純的姑娘,一旦愛了,很快顯露出內心傻乎乎的踏實。吳海肯定沒想到,潦倒、落魄、走投無路的自己也能過上溫暖明媚的日子,儘管他心知肚明一切都是幻境,他的假意還是漸漸被真心所取代。

吳海坐在賊船上想下來,可這船不由他控制,船翻了他甚至會帶著兒子一起死,由此便構成了整部電影最大的矛盾和懸念。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吳海這個角色是整部電影成敗的關鍵,有些意外,從前在我心中一直打著喜劇演員標籤的大鵬將他完成的很好。電影裡他總是低垂著眼瞼,整張臉的皮肉都朝下耷拉,麻木又呆滯的表情好像隨時在說:小人物的難處就是,他們的意志無法左右任何事情的走向。

世界從來不關心小人物在想什麼,他們求告無門,時常看起來沉默而怪異。最讓我驚訝的是大鵬演出了這種感覺,很多場景裡他都既像在笑、又像在哭,那是一種你只有在極困苦無助的人臉上才會看到的獨特神態。能演出這一點,這個角色就像貼著地走一樣自然,他一辛酸,我就辛酸,實在沒料到大鵬演起正劇來能有這樣的發揮。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不過轉念一想,其實從《屌絲男士》開始,大鵬一路都在演小人物,所以才能觀察得這麼細微。首映禮上他說自己拍戲的間隙帶著妝去酒店混進人家的喜宴都沒被發現,還被人當作當地人敬酒。

在電影類型越來越豐富,質量提升的現狀下,能把小人物演活的演員非常稀缺,這個類型上以前只有王寶強特別突出,現在發現大鵬也是一枚潛力股。他們越像身邊出現的人,越能讓人感同身受,為他們笑和哭。

最初看到電影海報裡大鵬的造型,那張塗得黃中帶黑、法令紋和抬頭紋並現的臉一下子讓我想起了藥神裡的徐崢。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以大鵬現在的資歷,這個階段其實更應該找大導演合作,但他卻一直在主動扶持新人導演,這一點和徐崢也很像。整體上,大鵬和徐崢、王寶強,甚至周星馳、葛優、範偉,都擁有某種相似性。他們都是以喜劇闖出名頭,大多經典角色都是底層小人物,別人不能讓人笑,他們能。

而一旦演特別走心的戲,他們讓人哭的能力也非常強。王寶強有《士兵突擊》,徐崢用《我不是藥神》證明自己,星爺在喜劇裡也能讓人哭,不靠灑狗血逼眼淚。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讓人笑比讓人哭難,許多搞傳銷的都能用雞湯文配合BGM生理煽情弄哭一片人,他們要是會讓人笑早說相聲去了,再不濟也能說個海派清口,何必掙這糟心錢?喜劇演員想讓你哭,大概算一種降維打擊吧。

想了一下喜劇演員演悲劇也能讓人哭的原因,首先,一個演員本身要有超強的親切感才能成為優秀的喜劇演員。如果一個人讓你感覺親切,你就很容易代入他的情境,感受他的感受,悲喜同理。舉個例子,周冬雨和關曉彤演同一出悲劇,哪怕演技一模一樣,關曉彤的那一出你肯定晚幾分鐘哭。

喜劇演員往往對臉沒有虛榮心,主要一般也長得不咋地(對比小鮮肉,騰妹年輕的時候不算),演起戲來沒有包袱,感染力強。如下圖,大鵬有一整套普通人疲憊和萎縮的體態,悲情時顯得特別悲情,但凡演員有點尋找完美側臉的下意識,演普通人都不會那麼像,越不像感染力越弱。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演喜劇能鍛鍊演員帶動觀眾情緒的能力,而一直演正劇的演員往往欠缺這種意識。這也是正劇演員很難演好喜劇的原因,光把劇本里寫的內容演出來是不夠的,喜劇是演員的殘酷場,一個包袱不響,所有人都知道你演砸了。《西虹市首富》的女主要是馬麗,電影能好笑十倍,喜劇需要演員有更多的個人設計,每句臺詞的語氣都要反覆琢磨。

長期琢磨下來,腦子和業務多少比同行們靈光點不是?優秀的喜劇演員想讓你什麼時候笑你就什麼時候笑,突然脆弱一下,觀眾的情緒順帶著就進去了,從喜到悲就在一念之間。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最後,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表面上喜劇演員一直在逗你笑,其實他們演的哪一齣不是悲劇?幸福的人生沒有那麼多雞零狗碎的笑料,當他們演起悲劇,不過是撕掉悲喜交加的面紗,直面生活的底褲,已經很熟練了。警惕那些讓你大笑的演員吧,他們想讓你哭的時候根本躲不過。

看《受益人》之前,看到豆瓣頁面上有很多網友因為大鵬就篤定說電影是爛片。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很神奇,大鵬的喜劇沒能讓我大笑,電影裡這個踏踏實實的小人物卻能打動我。除了因為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電影的結尾稍顯倉促,絕對稱不上爛片。看過之後,和我一樣刷新對大鵬印象的評論不少。

警惕那些让你大笑的演员

一直以來觀眾對大鵬的印象就是喜劇演員,其實大鵬作為演員的野心,遠比我們想像的大。大鵬的天賦也不僅限於喜劇,他演正劇時能收起逗樂的本能,《我不是潘金蓮》裡最明顯,在這個實力派組成的配角隊伍中,大鵬和那個戲份頗重的鄉村法官融在了一起。

史航說他有一種用之不盡的挫敗感,這樣的演員永遠會憋著一口氣往更高的地方衝。去年他甚至自編自導了一部紀錄短片《吉祥》,把視角瞄準北漂女孩與她東北老家的相處,這個故事揉和了劇情和紀錄,講述的其實是大鵬自己的故事,最終這部短片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

大鵬的起點是喜劇,但他的終點在哪裡,《受益人》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