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放眼全世界都是頂級的大吃貨國度,從古至今不管什麼身份大家都很喜歡吃,而且都對吃的很有研究,哪怕是再簡單的不過的一個饅頭一個包子我們都會安排像模像樣的來歷

比如說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三國時期,劉備病死白帝城,他從吳國娶來的夫人孫尚香痛不欲生,就投江自殺了。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幫忙做祭品包子的是一個姓吳的老頭,他用刀將豬肉切碎,調好作料,又想到夫人在世時,最喜歡吃螃蟹,就又煮了一些螃蟹,剝出蟹黃、蟹肉,放在豬肉餡中,攪拌做餡心,包子皮薄肉多,蒸煮後,咬開包子皮會流出些許油水,最後流傳下來,就成了現在的蟹黃湯包。

不過這個故事要是被“精細”的蘇州人看到,一定要說了:“這個哪是說的蟹黃湯包?明明是蟹粉湯包(蟹粉小籠)嘛。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蟹粉湯包/小籠

蘇州人說的蟹粉湯包其實就是蟹黃湯包的“近親”,所謂蟹粉,其實就是螃蟹煮熟之後,拆取出蟹肉、蟹黃,再加入佐料做成的類似醬料的食物。如果湯包裡只有蟹黃,那就是蟹黃湯包;要是加了蟹肉和輔料,那就得是蟹粉湯包

蘇州的蟹粉湯包實際上是從無錫傳入的,

都說蘇州人愛吃甜,其實無錫人吃起甜來更是嚇人。蘇州人也愛吃小籠,卻對蟹粉小籠不是很熱衷,也許是坐擁鮮活的大閘蟹,覺得吃蟹粉小籠倒不如直接抓起螃蟹來啃來得實在。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在蘇州,比較出名的蟹粉小籠是無錫傳過來的熙盛源,鳳凰街上那一家熙盛源不少蘇州人都曾光顧過。無錫的蟹粉小籠來了蘇州,用上了蘇州產的“青殼、白肚、金爪”的大閘蟹,味道肯定得更加上乘。

有的蘇州人也會這樣認為,蟹粉就是在“禿黃油”的基礎上,添加了蟹肉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禿黃油

“禿”在蘇州方言裡代表“獨有”,禿黃油的意思就是隻取大閘蟹的蟹黃、蟹膏進行製作,成品使用的食材就是完全的蟹黃、蟹膏,也是蘇州的一道名菜,加入蟹肉之後,添加輔料炒制,就成了蟹粉

蟹粉除了可以直接吃, 還可以和很多食物配搭,比如蘇州人熟知的蟹粉獅子頭、炒蟹粉,很多人也喜歡把蟹粉拌在飯、面裡調味。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蘇幫菜名菜蟹粉豆腐

雖然在省內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蟹粉湯包,比如南京龍袍的蟹黃湯包、蟹粉湯包就特別有名,還有無錫的蟹黃、蟹粉小籠,但是盛產大閘蟹的蘇州可是當仁不讓,以湯包中的蟹肉新鮮、蟹味濃郁俘獲了不少人的味蕾。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其實舊時還有一句“吃在蘇州,玩在杭州”。有人說,蘇州一直以來就有很多廳堂宅院,很多文人墨客到蘇州隱居,生活悠閒,空餘時間相當的多,才產生了慢工出細活的蘇州菜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蘇州菜主要有八種烹飪方法,燉、悶、煨、焐、炸、熘、爆、炒。一般來說北方菜是以後四種做法為主;而蘇州菜是以前四種燉、悶、煨、焐為主,所以蘇州好多名菜都特別費火候,但這也是蘇州菜的精華。

蟹粉湯包作為一道小吃,也有這種“精華”的感覺,有的湯包店都有專門拆蟹的師傅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為了保證口感,一定要選擇鮮活的大閘蟹蒸熟,然後立刻拆蟹,剔出蟹肉,才能保證拆出來的蟹黃、蟹膏不泛腥味。拆蟹也絕對是個細活兒,剔下一整隻螃蟹的肉,可能只夠做一個包子。

用松針鋪好蒸籠,放上湯包,裡面的蟹粉湯包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後,觀其形,聞其味,食慾大增,咬開皮,有些許油水,鹹淡適中,到了11月,來一個熱乎的蟹粉湯包,抓住吃蟹的尾聲,體驗一把人在蘇州的細緻美味。

蘇州人的蟹粉湯包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