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村學校現區塊鏈智能書櫃:最懂孩子的心 成留守兒童新夥伴


一本書可以給山裡留守的孩子帶來什麼,興趣、知識、視野還有時間的陪伴。募捐圖書給喜愛讀書的山區孩子向來是公益的主要形式,但孩子們喜歡看什麼書,對什麼內容好奇也許並不在公益的考量範疇之內。

近日,在浙江淳安縣大山裡的梓桐鎮中心小學裡,出現了三臺為留守孩子量身打造的智能圖書櫃,它被稱作是最懂孩子心意的夥伴。通過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智能圖書櫃能瞭解孩子最想看什麼,並把更多感興趣的圖書輸送到孩子們的手中。

浙江省淳安縣梓桐鎮位於浙江西部山區,鎮裡青壯年許多都在大城市工作,留下孩子在老家唸書。鎮上的孩子大多都在梓桐鎮中心小學唸書,這所學校也是是全國9所馬雲鄉村寄宿制試點學校之一。

梓桐鎮中心小學現在擁有鎮轄19個村230餘名學生,其中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在學校宿舍一樓,梓桐鎮的地理位置躍然牆上,各個村的留守學生把照片和自畫像貼在自己的村落。

雖然學校地處山區,但城裡學校有的先進軟硬件這裡也一應俱全。除此之外,作為山村特色,學校還在校門口開闢了教學用的農田可以讓孩子從小學習務農,豐富生活。

現今有100多位留守的孩子在學校住宿。孩子們十分喜歡學校的食堂,在學校食堂晚餐,一個男孩大口吃著飯菜。學校也十分注重孩子們的營養,每餐學校除了提供一葷兩素的餐食,還有豆漿、水果等。

注重孩子身體的同時,作為山裡的小學,學校老師們也想讓孩子們擁有更多豐富的興趣愛好,更寬廣的知識視野。梓桐鎮中心小學有一間非常漂亮的閱覽室,裡面很多書都是社會捐贈的。

與此同時,學校也漸漸發現一些問題。以往捐贈圖書,往往是愛心人士捐了什麼書,孩子們就看什麼,圖書的同質化很嚴重,孩子們總是被動獲取,並沒有著眼於孩子們的興趣點。

最近,學校裡新增了三臺智能圖書櫃,成為了留守兒童們的新夥伴,裡面的書籍都是由支付寶公益通過募捐獲得的,沒有一本書是重複的。受助學生可以通過刷臉打開櫃門借還圖書,不受場地限制,也無需管理,讓閱讀這件事變得容易,也減少了學校老師工作量。

據瞭解,螞蟻金服區塊鏈創新事業群3月上線“一書”項目。這是一個公益讀書平臺,該項目利用支付寶的愛心捐贈平臺募捐智能書櫃和圖書,捐贈者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可以看到項目的執行過程,通過借閱數據瞭解孩子的閱讀習慣,優化書單。梓桐鎮中心小學成為最早收益的學校之一。

每次孩子借閱圖書後都會在智能圖書櫃上刷一下書本後面的條形碼,智能圖書櫃通過螞蟻區塊鏈技術,將獲取不同孩子們的興趣點,從而在後續募集中更加有針對性地把相關圖書捐贈到相應的學校和學生手中。


自從學校安裝上了智能圖書櫃,9歲的胡言萍就愛不釋手。每到下課,她都會去圖書櫃借書來看。她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杏富村,父母都在杭州做服裝生意,因為生意上的忙碌,只有節日才能回來與胡言萍團聚,她最喜歡看《格林童話》,希望能夠通過智能圖書櫃獲取更多的童話故事。

學校為住宿的留守學生智佈置了一間親情吧,想念父母的孩子可以通過網絡與在山外工作的父母視頻溝通,以解相思之情。12歲的胡文浩正在和母親視頻通話,他家住富坡村,由於與學校距離較遠,選擇了住校。

平時晚飯過後,親情吧都會人聲鼎沸,但最近同學們來親情吧的頻率少了,讀書成了許多同學晚飯後的新選擇。

三臺智能圖書櫃中的一臺就放在宿舍一樓的樓梯拐角處,留守學生如果想看自己喜歡的書,不必再去教學樓,就近就可以選擇。

許多孩子已經習慣於睡前再在宿舍多看一會兒自己感興趣的書。有了智能圖書櫃,看書對於這些大山裡的孩子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吸取。夜深,山裡景物雖已被黑夜覆蓋,但仍有宿舍一盞盞燈光與一本本書照亮著留守兒童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