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对卡西来说,今年的中国杯帆船赛是相对“悠闲”的一年。不用带队参加比赛的他,慢悠悠地拿起一只冰激凌甜筒,一边吃一边接受采访,阳光的笑容和轻松的心态果然也很符合他的年纪:24岁的有为青年。

但事实上,他已经是迪卡侬中国的帆船大使,负责帆船部门产品线的发展。在今年中国杯帆船赛开始之前,迪卡侬与中国杯帆船赛达成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帆船课堂进驻迪卡侬深圳门店,让到店客人近距离感受帆船文化。赛事期间,迪卡侬将全线帆船产品带到赛事村。在中国杯帆船赛的开赛日,双方更是在赛事村举办了新式充气帆船5S入水仪式,同步携手亮相进博会迪卡侬展区。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卡西说,和中国杯一样,迪卡侬的理念也是让更多人都能享受运动乐趣。“未来我们将会花更多精力在帆船产品的研发上,还将组建自己的帆船队(是的,我就是船长)!”船队成立后,将参加深圳本地的俱乐部帆船赛,真正地在普通人之中去推动帆船文化。

“虽然目前帆船部门还在成长中,但我们已经有很多同事渴望加入帆船队了!”谈到未来,卡西充满了期待。

年纪轻轻,却是中国杯的老朋友

卡西的全名是Cosmas Grelon,法国人,1995年在澳大利亚出生,随后和父母搬到了新西兰生活。在这个满是帆船的国度,他跟着父亲Philippe Grelon一起出海,玩起了帆船。在马来西亚生活了几年之后,一家人在2007年又搬到了香港。卡西在香港的法国国际学校正式学习了帆船,并在当年的10月,就来到深圳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杯帆船赛。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那时候我才12岁,我和朋友一起在HKPN的组别进行比赛。没错,我的对手都是成年人。”第二年,卡西登上父亲的船,再次参加中国杯帆船赛。“那时候我们整个船队都是青少年,都在14岁以下!”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杯帆船赛也是见证了他的成长:在第4届的比赛中,卡西终于自己组建船队,加入了珐伊26组别的竞争,最后赢得了冠军。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2010年卡西和朋友一起参加中国杯帆船赛(图片来源于南华早报)

那时候他也才16岁,同场竞技的其他队伍,都不敢相信他们是输给了尚未成年的少年。

再次回到中国杯,不一样的身份,依旧让他倍感亲切。“我记得当年的中国杯好像主要是帆船选手们来比赛,在海面上比拼;而现在,我们有赛事村,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越来越多的船员和普通观众的加入,而且中国杯还加入了环保理念,这些发展让我觉得特别好。帆船本身就是贴近自然、享受海洋的运动,我们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切。”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帆船之家,自由成长

卡西的帆船之路,源自于同样热爱帆船的父亲Philippe Grelon。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长大的Philippe,从小就梦想着航海。在他8岁的那年,他自己打造了一个有着木质桅杆的简易帆船,并在花园的池塘里进行了一番测试。11岁时,他终于可以在家族的老帆船上,和大人们一起出海了。

Phillipe想把这份对帆船的热爱,传承给下一代。在90年代初,当他的第一对双胞胎孩子出生时,他在帆船上特意打造了婴儿吊床。不过,最后反而是小儿子卡西对帆船最为痴迷。3岁时,卡西就被带到船上一起航行。“以前爸爸总是带我们出海,结束之后又带我们到糖果店——算是某种奖励,也算是让我们建立起’玩帆船之后就有糖吃’的’巴普洛夫效应’。”卡西笑着说。虽然到后来他们不再去糖果店,但他对帆船的热爱却从未消退。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2005年卡西和父亲参加台北到东京的帆船赛。

对卡西而言,父亲是自己在帆船上的引路人,也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来到香港之后,卡西参加过很多次帆船比赛,先后赢得了RS500世界帆船锦标赛和29人级香港国际锦标赛的冠军。他也加入过当地的帆船队,在帆船赛上取得了不少好成绩。但对他而言,最好的搭档还是父亲Phillipe。于是,香港第一个“父子档”的双人帆船组合就这么诞生了。

帆船界总有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比起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在场地赛上打拼,感性而自我的法国人更倾向于单打独斗的长航。虽然卡西很少在法国生活,但他多多少少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我唯一喜欢的合作方式就是和父亲一起航行,因为我们很默契,能够互补。我负责完成比赛,而他负责防止我把船弄坏——我的父亲很会修船,如果船出了什么问题,他总能修好!”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2018年,卡西和父亲参加劳力士南中国海帆船赛。

在香港,父子档的表现也很亮眼。2018年的时候,父子俩参加了著名的离岸赛:劳力士南中国海帆船赛。俩人驾驶着一艘35尺的帆船“ Decathlon Aya”,从香港出发,穿越了565海里抵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他们也是香港首个完成此项赛事的本地双人组合。

最该放松的,应该是中国的父母

在2017年的时候,卡西开始在深圳万航担任帆船教练,教青少年学习帆船。在他看来,中国的孩子们都很努力、勇敢,反而是他们的父母,对待帆船的态度不太一样。

“在西方,很多人像我一样,受到父母的影响而去学习帆船。每到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带着小朋友出海,所以父母了解帆船,小朋友也会耳濡目染。”卡西说,和西方不同的是,学习帆船的中国小朋友,他们的父母却对帆船不太了解。“甚至有些父母都不会游泳,每次当他们看到小孩开着帆船航向海面时,好像总是担心他们’再也回不来’了似的;他们对孩子们的海上活动都非常紧张。”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12岁的卡西参加香港的帆船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部分的中国父母求胜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到最好:每一场比赛要赢,每一种技术都要完美掌握。“这很像媒体上所说的’虎妈’,但事实上是如果你逼孩子越紧,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帆船是一生的乐趣和爱好,不仅仅是比赛。”卡西认为,如果想要让孩子们学好帆船,父母们大可把心态放轻松一点。“让孩子们学会游泳,听教练的指导,支持他们玩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帆船,这就够了!”


不过卡西表示,如今随着帆船运动的普及,这样的情况也逐步好转了起来。“学帆船的孩子们会慢慢长大,当有了再下一代的小朋友时,他们就可以一起享受整个家庭的帆船乐趣了!”

是的,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未来中国也会有更多像卡西这样的少年,更多享受帆船、阳光和大海的航海少年!

人物|卡西:海洋之上,自由生长

2019年中国杯,卡西(左八)参加迪卡侬新式充气帆船5S入水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