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為全體中層幹部講授黨課:在交通強國征程上學校的責任擔當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倩 鞠紅偉)“從有世界地質博物館之稱的成昆鐵路、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從新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京滬高鐵、再到引領世界的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每一項重大工程,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是西南交通大學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與發展的一個縮影,都凝結著廣大師生校友的辛勤汗水,都閃耀著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 在11月4日,西南交通大學舉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上,該校黨委書記王順洪字字鏗鏘又飽含深情說出這段話,全場黨員幹部和學生黨員因一代代交大人執著堅守、刻苦鑽研、勇於擔當的報國情懷深深感動,因學校為“交通強國”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倍感自豪。因為,這就是每一個交大人的初心和使命!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为全体中层干部讲授党课:在交通强国征程上学校的责任担当

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為更好的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幫助黨員幹部以理論滋養初心、以理論引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該校黨委書記王順洪以“西南交通大學在民族復興征程上的責任擔當”為題,從“科研報國、薪火相傳”“使命不息、群星璀璨”“對全體黨員的要求和希望”三個方面,以師生校友中一個個身邊共產黨員的典型例子,生動、全面、深刻地回顧並闡述了西南交通大學在民族復興征程上的責任擔當,為全校中層幹部及學生黨員代表講授了一堂精彩而又深刻的主題教育專題黨課。

教育部直屬高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十巡迴指導組副組長黃宗明,成員陳小龍出席,該校黨委組織部部長韓旭東主持。

【科研報國、薪火相傳】

在回顧我國交通運輸的發展歷程時,王順洪指出,新中國成立之初,交通運輸十分落後,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攤到當時每一位中國人頭上,每人大約為3釐米,不到一支香菸的長度。而在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國全國鐵路總里程已達13.2萬公里,已擁有鐵路機車數達2.1萬臺,客車7.3萬輛、貨車79.9萬輛,其中動車組2935組、23480輛,世界排名第一。經過幾代鐵路人艱苦奮鬥、接續努力,中國正不斷向著“交通強國”目標不斷前進。這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得益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越性,得益於中國共產黨人衝鋒在前、人民群眾緊隨其後匯聚而成的磅礴力量。王順洪還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後現場救援遲鈍、災區社會秩序混亂對比汶川大地震令世界讚歎的救援規模和效率。以及日本最大的國際航空港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因“釘子戶”問題,40多年還處於“未完工”狀態,對比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從動工到投入運營不到5年時間,兩個鮮活的事例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強大優越性。

王順洪抽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交大人參與建設的成昆鐵路、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中國磁浮四項“大國工程”情況,介紹學校作出的努力和擔當。成昆鐵路的修建歷時12年,過程的艱難程度超乎了人類的認知極限。該校1961屆校友伍楚華在隧道爆破中英勇犧牲。該校王金諾教授,電機系曹建猷、劉潤田、韶能仁等一大批師生,著名鐵道工程專家藍田等無數交大人主動擔當,成為重要技術支撐力量。在人類史上的偉大壯舉青藏鐵路的修建中,該校校友盧春房院士擔任建設總指揮長、他用“丹心一片報祖國、微命三尺獻高原”的決心和行動詮釋了交大的使命擔當。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戴虹教授帶領團隊,攻克了高原無縫鋼軌焊接及施工技術,實現“千里青藏一根軌”。該校土木學院科研團隊在高原凍土隧道設計和施工中攻克了淺埋凍土隧道進洞,冰岩光爆等技術難關。該校電氣學院參與研發的“青藏線電力運營管理系統”,為青藏鐵路電力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剛剛拉開大幕的川藏鐵路建設上,該校翟婉明院士、何川副校長、高仕斌教授3人入選川藏鐵路諮詢專家委員會成員。在京滬高鐵建設中,幾乎全線都有西南交大科研人員的身影,西南交大集中了上百人的科研團隊,在基礎理論、應用研究方面進行突破。在中國磁浮領域,該校研製的高溫超導磁懸浮車系統世界領先。

王順洪娓娓道來一件件鮮活的歷史事件,一串串詳實的歷史數據,一個個耳熟能詳的閃亮名字,帶領大家回顧了不同歷史時期我國軌道交通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學校興學儲才、興路報國的感人故事,令在場全體黨員心潮澎湃。

【使命不息、群星璀璨】

在西南交通大學123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廣大師生校友在“竢實揚華,自強不息”交大精神的指引下,不畏風雨、披荊斬棘、砥礪奮進,共同書寫了交大的成長史、交大的奮鬥史和交大的輝煌史。茅以升、陳能寬、朱鈴、翟婉明、李群湛,就是共產黨員,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是我們的立身之榜樣、學習之典範。從1900年學校首批17名學生畢業至今,60餘位院士,30餘萬棟樑英才奔赴祖國大江南北,投身各行各業。學校裡湧現出以曹建猷院士、沈志雲院士、錢清泉院士、翟婉明院士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優秀共產黨員。學校2/3以上的長江、傑青都是中共黨員。

王順洪深情講述了92歲高齡入黨的老校長、“新中國最美奮鬥者”茅以升,“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能寬校友,新中國成立後首批思政課教師、學校唯一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的朱鈴教授,十九大代表、中國鐵路提速的“保護神”、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身患“喉癌”卻依然奮鬥在教書育人第一線、保持科研製高點的李群湛教授的感人事蹟,他們一顆顆閃爍的工程匠心,他們用刻苦鑽研、執著堅守、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堅守初心使命,鑄就了交大的家國情懷。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为全体中层干部讲授党课:在交通强国征程上学校的责任担当

【對全體黨員的要求和希望】

回顧了西南交通大學在新中國由“交通大國”走向“交通強國”偉大征程中的責任與擔當,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條戰線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優秀代表的感人事蹟。王順洪號召全體黨員同志,要主動把自己放到中國“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宏偉事業中去,思考人生,思考初心,思考使命,提出以下要求和希望

一是要自覺對標先進。不論所處什麼樣的崗位,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要以他們為榜樣,真正把共產黨員的身份亮出來、共產黨員的標準嚴起來,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對照,思想上受教育,精神上受洗禮,讓榜樣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二是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擔當履職。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充分認識到高等教育對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極端重要性,共同肩負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工作做好。

三是要以釘釘子的精神攻堅克難。事業是拼出來、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想出來的。過去是這樣,今後還是這樣。要著眼學校長遠健康發展,持續深入推進學校綜合改革,特別是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學校長遠發展的關鍵問題,都要一個一個去攻克、去解決,要有這種敢啃硬骨頭、敢闖激流險灘的勁頭和勇氣。

四是要為民多做事、做好事。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群眾立場,緊緊圍繞發展和民生主題,將民生擺在同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想師生之所想、急師生之所急、解師生之所困,比如校園環境綜合整治、中小學問題,一定要全力去推進,真正讓廣大師生享受到學校發展成果。

隨後,該校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錢林茂、茅以升學院黨總支書記甘霖、機關黨委書記蘇小樺、外國語學院院長李成堅、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勇結合自身工作依次分享主題教育學習心得體會。最後,全體人員重溫入黨誓詞,聲聲鏗鏘的莊嚴承諾再一次激勵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刀刃向內真刀真槍的解決問題,不斷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真正做到一以貫之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今後的學習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