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年前熱核爆炸再次敲響警鐘,科學家:5.4萬光年並非安全距離

一顆質量2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會出現在距離星系中心5.4萬光年之外,這說明其來路不尋常。宿主星系是個矮星系,本身塊頭就比較小,因此SN 2016iet超新星前身恆星有可能是被其他星系踢出來的,或者在星系合併過程中掉隊的。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2016年11月,歐洲空間局蓋亞探測器探測到一次強烈的伽瑪射線,計算結果發現其來自10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深入調查發現,這是一次迄今發現質量最大的恆星死亡案例,該恆星在超新星爆發之前質量高達200倍太陽質量,絕對是個龐然大物,科學家將其命名為SN 2016iet超新星。由於光速恆定,恰距離達到10億光年,我們可以認為這顆恆星死亡時間至少在10億年前。

十億年前熱核爆炸再次敲響警鐘,科學家:5.4萬光年並非安全距離

如果SN 2016iet超新星附近有生命,那麼它們應該被這次爆發抹去,這顆超新星就是它們的滅霸。按理說一顆超新星爆發也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宇宙中這類事件也是比比皆是,即便其質量最大,也只是一個亮點,說不定我們還會發現更大質量的恆星進入超新星爆發階段。

SN 2016iet超新星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其距離矮星系中心有5.4萬光年,這是非常不尋常的位置,一顆質量20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會出現在距離星系中心5.4萬光年之外,這說明其來路不尋常。宿主星系是個矮星系,本身塊頭就比較小,因此SN 2016iet超新星前身恆星有可能是被其他星系踢出來的,或者在星系合併過程中掉隊的。

十億年前熱核爆炸再次敲響警鐘,科學家:5.4萬光年並非安全距離

十億年前熱核爆炸再次敲響警鐘,科學家:5.4萬光年並非安全距離

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而SN 2016iet超新星位於星系之外5.4萬光年,這說明距離星系更遠也不代表絕對安全,超新星的摧毀半徑可達到上千光年,幾千光年之外的超新星爆發對地球上生命影響是巨大的,地球歷史上生命大滅絕有部分與超新星爆發有關。

十億年前熱核爆炸再次敲響警鐘,科學家:5.4萬光年並非安全距離

超新星爆發最大的威脅就是伽瑪射線、X射線等,距離地球越近,那麼殺傷力肯定是越大的。霍金生前預言,人類文明面臨的威脅之一來自太空,除了小行星之外,還有這些宇宙事件,因此我們需要殖民到其他行星上,改造其他行星,這樣才能避免被這些來自宇宙的威脅一鍋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