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再累,也不敢讓父母幫忙帶孩子……

日本女性即使生5個孩子,也不敢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帶的。

”孩子父母才是完全責任者“這一概念,深入日本人的心中。

現在的日本老人,沒有照看孫子的習慣。

日本女人再累,也不敢主動讓父母親幫忙照顧孩子的。

在日本,像微信朋友圈,總是年輕媽媽埋怨婆婆不幫忙照顧孩子照顧事情,是幾乎不可能有的。

日本女人再累,也不敢讓父母幫忙帶孩子……

(日本大街上的風景,年輕媽媽用自行車帶幾個孩子出門)

日本的年輕媽媽,一般都是辭職在家,帶自己的孩子。

日本的保育所,理論上可以幫忙年輕的母親照管孩子到6歲。

但託兒所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想進不一定能進。

想把小孩子送進保育所,需要一定的條件。

目前,日本的保育所對幼兒家庭採取評分排位制度。一般而言,父母身有殘障、經濟條件較差、確實無人照顧幼兒的家庭評分較高,會被優先安排。但實際上由於保育所能夠接納的人數有限,落選的幼兒家庭只能等待保育所的孩子升學空出名額後,再參加下一輪評分排位。許多待機兒童甚至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也未能獲得進入保育所的資格。由於祖輩協助照看孫輩的情況在日本社會並不普遍,落選家庭中的媽媽大多隻能等到孩子上小學之後再重新就業。

但即使滿足以上條件,有的地方由於僧多粥少,孩子多,託兒所少,也只能排隊。俗稱“待機兒童”。

日本女人工作和家庭難兩全

為啥這麼說?

①即使把孩子送到了託兒所,但家長也不見得輕鬆。特別是2歲之前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兒童意識裡只有爸爸媽媽在身邊最安全。一下子到了陌生環境,就失去了安全感,精神高度緊張,極容易生病。我家二少1歲半進的託兒所,之前幾乎沒有生病過,但進了託兒所第三天起,就感冒不斷,治療好了幾天,又感冒……一直斷斷續續了一年才習慣託兒所的生活,很少生病了。

兒童感冒了,託兒所的老師就會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接回孩子。而這時候假如家長在工作,在會客戶很難抽身的話,學校會很嚴肅地給你提意見,經常這樣的話,就會被強制退園。

②也有人說,那麼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唄。那這個想法最好不要用,在日本不可能。日本的老人家們幾乎不理會照管孫子孫女的要求,即使自己沒事去旅遊去逛街去會朋友甚至去看電影……

③那女性帶著小孩上班呢,實屬下策。沒有哪家公司,能心甘情願讓員工帶著小孩子上班。

三歲以上小孩子可以上幼兒園呀……不現實

日本的幼兒園比保育所少很多。在筆者看來,至少要少3倍還不止。如果讓每一個兒童3歲了都去幼兒園,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日本幼兒園放學很早,一般到下午2點就結束了,但保育所最晚可以到下午6點,而且跟大中小學一樣,有寒暑假和春假。即便送孩子進幼兒園,實際還需要一個人來照看,這樣一來,孩子的爸爸媽媽至少一人是不能全職工作的。

另外,保育所由於國家補助多,學費非常便宜。當然跟家庭收入多少,撫養人口多少相關。基本上年收入500萬日元的家庭,兒童在保育所的學費大致每月在幾千日元。

但幼兒園就不同了。不看家庭收入,統一學費。一般每個月都在3-6萬日元之間,而且第一學期還要繳納入學金(10-30萬日元)。日本幼兒園對孩子家長的要求也很高,往往要求家長的高度配合。比如給孩子準備便當,給孩子製作演出服等等。可見,送孩子進幼兒園,特別是高級私立幼兒園,顯然更適合富裕、有全職主婦的家庭。

不過,日本政府決定今年下半年,對所有國家認可的幼兒園、保育園提供補貼,今後日本兒童的學前教育也免費。

日本女人再累,也不敢讓父母幫忙帶孩子……

日本老年人寧願去做雷鋒,也不願意帶孫子孫女

我一位朋友。她嫁給的是日本人。婆婆只是每個星期過來一兩個小時“視察”一下,沒有時間是因為她要去當義工。可以做義工去幫陌生人,卻不願意照看自己的孫子。但朋友不敢提出讓婆婆照管孫子的要求,提出了會影響婆媳關係,而且在婆婆看來,這是自己的事情,跟她無關。這就是日本社會的現狀。

在國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行為,在日本卻天經地義。老人和兒女的生活各自獨立,互不干擾。

日本政府曾經為了靈活啟用“老年人”這一大群體,不惜出臺各種優惠政策,讓祖父母照看孫輩。不過,日本老年人對此完全不買賬。體力受損、開銷增加、毫無自由……來自老年人的控訴不斷上升,政策根本無法推行。

(預訂日本民宿,請在手機下載:東瀛民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