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二十年丨记着时代,记着社会

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敢想实情、说实话、干实事、谋实效。他们用笔尖记录真实,用图像还原现场。他们将每一份快乐,凝聚在笔尖,把每一份追求,永驻在心间,让每一份美好,定格成照片,他们把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去倾听,传播正能量。他们的名字就是——记者。

记者节二十年丨记着时代,记着社会

11月8日,新中国第二十个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

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与教师节、护士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节日之一。

有些人敬重记者这个职业。他们看到正义与真相在记者的文字中熠熠闪光;有些人会误解记者这个职业。他们误以为记者无所不能,误以为记者收入很高、权力很大,误以为记者工作很轻松;有些人会羡慕记者这个职业。他们往往怀着一颗英雄的梦想,梦想着拿起文艺的武器,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梦想着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记者,正是这么一个充满矛盾的职业。

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选择成为记者,就注定与奔波劳碌相伴,将满腔热血倾洒在探寻真理追随光明的道路上,用相机、用笔杆记录着身边动人的故事。

如今纸媒的地位江河日下,新媒体如野火般蔓延,好像人人都能成为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声音,分享新闻。当互联网和新媒体步步紧逼时,记者的职业权威似乎被打破,昔日的荣光或许不再,但是心中的热血依然难凉。“对新闻的热爱”依然是诸多新闻从业者坚守的理由。

新闻的载体会不断变化,但是新闻的本质不会变,记者对于好故事的追求也不会变。也因此,一个清醒客观的观察者、一个鞭挞丑恶的监督者、一个捍卫公平的守护者,将永远被社会所需要。

致敬所有为正义、为美好而发声的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时代封面

秉持新闻理想,坚守职业道德,

忠实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

记者节二十年丨记着时代,记着社会

微信号:shidaifengmian

版权声明:时代封面(微信ID:shidaifengmian)在推介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文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谢谢!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