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不給中國東道主名額?客觀分析:還得憑實力

世俱杯改制了,而改制以後的第一個舉辦國家就是中國。對於這樣的賽事,作為東道主,中國球迷們自然很開心。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多人一直在提出質疑,那就是為什麼世俱杯的東道主沒有一個直接參賽的名額。雖然中國即將作為東道主,但是中國球隊還是要憑藉亞冠比賽中的成績最終才能確定有沒有資格參加世俱杯。

世俱杯不給中國東道主名額?客觀分析:還得憑實力

對此,很多球迷表示心理不不太能夠接受,大家主要不能接受的是為什麼改制以後,沒有直接給東道主一個名額,這種改制難道是特意針對中國而進行的嗎?其實,世俱杯的比賽並不像世界盃、歐洲盃、亞洲盃這樣類型的賽事,東道主可以直接參加,這樣的規則幾乎永遠都不能改變。但是作為世界俱樂部錦標賽,它的改制就顯得靈活和多變了,遊走的空間也是相對較大。總共24支球隊參加,然而這24支球隊則必須是在各自大洲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的球隊,並不是說只要作為東道主就一定有機會直接入圍。

世俱杯不給中國東道主名額?客觀分析:還得憑實力

很多球迷也是紛紛表示道:如果世俱杯在中國舉辦,到時候卻沒有任何一支中國球隊參加,那豈不是一件非常掃興的事情!然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只能表示無奈了。東道主其實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參賽,一切還是憑實力吧。很多中國球迷每年都希望恆大隊能夠取得亞冠的冠軍,但是自從2015年以後,我們更是清楚的看到我們距離亞洲之巔的差距有多大。前不久結束的亞冠半決賽中,面對浦和紅寶石的兩回合比賽,我們其實被打的心服口服,也真的是技不如人。

所以從目前中國球隊的實力來看,要想衝擊亞冠冠軍,著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不過也大可不必擔心,亞洲總共有3個名額,我們還是可以衝擊一下後兩個名額的。

世俱杯不給中國東道主名額?客觀分析:還得憑實力

我們也只不過是改制之後第一個“倒黴”的東道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能在中國舉辦是件好事,而偏偏趕上這個時候改制卻又是一件“倒黴”的事情。從客觀上來講,世俱杯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改革,也是出於在公平競賽原則基礎上的考慮,說句實話,如果東道主真的實力很弱,而又必須直接佔據一個參賽名額,那麼也會大大降低賽事的觀賞度。國際足聯當然有國際足聯的想法和考慮,只是這對於廣大中國球迷來說就顯得不那麼公平了。很多球迷呼籲要把這個名額搶回來,但是目前看來,既然木已成舟、已成定局,我們還是好好的備戰明年的亞冠聯賽把,用實力碾壓一切,這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