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兩人相遇的幾率有多大?

世界人口60多億,人的一生有 80×365=29200天,每人平均每天可以遇到1000個人左右。

我們一輩子遇到人的總數為:29200×1000=29200000人,

那麼,兩人相遇的幾率為:29200000÷6000000000=0.00487。

結論:幾率很小

因而,兩個人的相遇有時是不可思議的巧合,我們總是兜兜轉轉到最後才碰到對的人。

如果從小就是青梅竹馬,那有多好?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一起坐宇宙飛船,

去向星空吧!”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浪漫的基因是從小就有的,

背後送花的舉動,

怎麼能不心動?”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你要相信,

你的心上人會騎著最帥單車

來接你下課。”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從小就知道,

未來的家庭地位是如何。”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多金小地主和

如花似玉公主殿下

也有一段奇妙情緣”

藝術家馬良作為一個“魔法師”,他創辦“青梅竹馬照相館”,開啟了多啦A夢的任意門,讓150多對愛人穿越到小時候相遇,成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了卻一些遺憾。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馬良

上海攝影師 / 導演 / 藝術家

01

「我們就是青梅竹馬」

在去年年初,馬良為自己和太太做了一張“童年合影”。兩人小時侯並不相識,但在合成照片之後,竟流露出青梅竹馬的感覺。沒想到身邊的親戚朋友看過後,紛紛希望馬良為他們也創作這樣特別的青梅竹馬合影。

這成為了“青梅竹馬照相館”的緣起。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所作的與愛人的童年合影。

馬良覺得幫大家做“青梅竹馬合影”是一件非常美好甜蜜的事,於是在去年的4月17日開始,他在微博上發起徵集活動,讓網友發來自己和愛人小時候的照片,用自己的ps技術幫大家做成合影,由此開啟了“青梅竹馬照相館”。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原圖來自微博 @朦朦的懵啊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將這幅作品起名為“大軍閥笑看凹凸曼嚇哭美少女” ,十分怪趣。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原圖來自微博 @張侃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在照片中為二人制作了遊樂場背景。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原圖來自微博 @那裡_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為參與者設計了個飛機道具,解決了兩人眼睛都看著不同地方的問題。

曾經照片中的懵懂的孩子可能不知道長大後他們會有交集。馬良的創作給他們一次相遇的機會,他們彷彿從小就認識,天真無邪,兩小無猜。

一開始馬良製作的照片是靜態圖片,後來加入了GIF動畫,賦予了照片更多的故事,更加生動有趣了起來。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原圖來自微博 @真爾_小樣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男孩看上去很不情願拍照的樣子給了馬良靈感,由此創作出男孩不想拍照、被女孩抓回鏡頭前的場景。

網友投稿的童年照片表情動作有的非常精彩,這給了馬良非常多的創作靈感。不僅僅讓情侶們實現同框,還有了更多小打小鬧的有趣互動。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有時,照片的主角們還可能處身於超現實場景裡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創作一張照片需要一天時間,大概需要4~6小時的工作量。一張張做下來,馬良不知不覺就堅持了10個多月,製作了150多張照片。

這些照片中的動作、劇情也許是荒誕的,但背後的心意是真誠的。

02

「兩個平凡的童年重疊交織在一起,就不再普通。」

為了把照片的幸福感傳遞給更多人,馬良精選了50餘張照片進行了線下展覽。談及“青梅竹馬照相”的創作意義,馬良在微博寫道:

“我試圖用一種很簡單化的方式來創作,回到人類生活的最基礎層面,先不談精神性甚至不談藝術本身,僅僅是製造幻覺就好了,我工作時有時會覺得自己是裁縫,正一針一線地織補著這破綻百出的人間生活,僅此意義已經很美好。”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青梅竹馬照相館”的展覽海報

馬良覺得,這個展覽本身就是是一個特別公共藝術的作品,想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感受到他想通過作品傳達的理念。

“當時上海徐彙區美羅城開了一個很棒的藝術空間,地方不大,300平方不到,可能200平方左右,但觀眾流量挺大,展覽的第一天可能來了幾百人。大家又通過發朋友圈進行了宣傳,我覺得這樣已經把我想要表達的生活的幸福感傳出去了。”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青梅竹馬照相館”的展覽現場

既然展覽的都是舊照,馬良就計劃用舊相框來進行裝裱。本想向參與項目的人收集舊相框,沒曾想大家都沒有。最終,他從二手平臺上收集來100多個不同材質尺寸的相框,對照片精心裝裱,還準備了充滿年代感的老物件,配合主題製作了藝術裝置,一同佈置在展廳裡。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青梅竹馬照相館”的展覽現場的藝術裝置和馬良的手稿。

進入這個照相館,更像是進入了馬良精心製作的童話夢境一般,點點滴滴地勾起人們對童年、愛情的回憶和思考。

城畫君非常喜歡一位網友對於“青梅竹馬照相館”的評價:

“當你把兩個平凡的童年重疊、交織在一起時,就不再是普通的東西了,它們像番茄炒蛋的美味,綠茶青梅的爽口,豆漿油條的默契。”

03

「用藝術創作為大家做點兒溫暖的事」

這已經不是馬良第一次做照相館了。

在2013年時,馬良發起了“我的移動照相館”項目,開一輛載滿回憶舊物的小貨車在街頭巷尾免費為1600個陌生人拍照。這件事在當時引起熱議,國內外媒體都對此均進行了專題報道。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我的移動照相館”馬良做拍攝的作品。

如果你瞭解中國當代藝術、當代攝影,馬良的名字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

他的作品往往充滿戲劇性的張力,唯美又怪誕。他看起來像一個海盜船長,多年不變的大光頭、大鬍子,透著一股彪悍的酷勁。似乎很難同這樣溫暖甜蜜的“青梅竹馬照相館”聯繫起來。

馬良自稱這個項目是“一場溫柔的小打小鬧”,他的溫情與他的女兒燈燈的降生有著緊密的聯繫。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和女兒燈燈。

燈燈出生之後,馬良就決定要多花時間在家陪伴孩子的長大。“青梅竹馬照相館”的創作,就是他在照顧燈燈之餘,用著手提電腦在家完成的。

“孩子也會讓我重新去審視家庭和愛情,我以前就是‘大齡藝術家’的生活狀態,不怎麼重視這些。後來孩子、太太給我特別大的改變。”

“其實我們做當代藝術,會做很多文化啊藝術啊這些很龐大的東西,但我突然覺得那些小小的、特別簡單的、溫暖的作品,我好像沒有做過,世界上很多專業職業藝術家也沒有做過這樣的。當時我覺得可以做一個這樣溫暖的作品,雖然它看起來概念特別簡單,不復雜,我剛好又有技術,所以是一件挺美好的事。”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活動參與者的微博。

城 市 畫 報 × 馬 良

C I T Y Z I N E × M A L E O N N

城市畫報:為什麼會想到採用“照相館”這個形式進行創作?

馬良:照相館是特別生活的,和我們的人生有著關係。之前我找資料時,買了很多老照片,找著找著就愛上這個主題了,這些陌生人,這些時間裡的過客,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也不知道,但在照片定格的這一瞬間,都在笑,那一刻讓我特別的溫暖。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為@錦上雲端 所製作的青梅竹馬合影,趕在兩人婚禮前一天完成。

我覺得攝影本身會和時間、人產生關係。受到這個啟發,在2012年時我就用一個很傳統的照相館的方式來號召大家拍照,讓參與者重新審視愛情、友誼和時間的關係。

城市畫報:創作上有沒有給自己定一個標準?

馬良:很多人都是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創作,而我是三十多歲了才開始,就比較急躁,每天都拼命地創作,野心也特別大,希望自己讓自己的攝影去改變世界,至少改變攝影。

隨著我年紀慢慢大,中國古代有句話,五十知天命嘛,所謂知天命,可能就是覺得多努力就只能這樣。我把我創作的黃金期都獻給我喜好的事,現在對結果已經沒有特別大的野心了。一輩子能堅持創作,就覺得挺幸福的了。慢慢創作就變成一種自律,對自己有要求,讓自己和世界對話,這就很美好。

他「拍」了150對青梅竹馬,見證中國最美愛情

# 馬良說@deer晴 遞交的照片是“最青梅竹馬”的,因為兩人剛好是在同一個地方的留影

像青梅竹馬照相館,剛開始創作50幅時快感挺強的,但到100幅時就知道這是一個重複的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自己是要有一個目標的,很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

整個創作生涯都是這樣的,剛開始是憑著才華憑著小機靈,特別開心就能做一個作品,要一直做下去越做越深刻,會進到一個比較極端的狀態裡去。

城市畫報:有什麼想對讀者和創作者說的?

馬良:以前看同齡人的孩子,一下子就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我就感慨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他們卻覺得時間很漫長,養育孩子有很多很多辛苦,很多累。自己有了孩子以後,也體會到照顧孩子的勞累,回過頭髮現,時間才過了一年半。 我才領悟到,原來時間在不同人的眼裡是有不同的長度,這是浪漫的。

在創作上,經常自己感覺創作過程是很慢的,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創作者們也知道,在相對的時間感上,我們每個創作的人都要慢,不要著急。這也是我最近因為孩子的事情得到的啟發。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