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2019/20賽季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WEC)第3輪的比賽將於本週日(11月10日)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上海素有「東方之珠」和「東方巴黎」之稱,是一座獨具魅力的現代化城市。自2012年10月WEC首次近距離接觸中國車迷以來,今年將是這項賽事第8次造訪上海。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並且不同於以往的6小時賽,今年上海站的比賽將首次採用4小時制。

地處嘉定區的上海國際賽道於2003年4月開始動工,在3000名工程師的努力下歷時18個月建造完成。賽道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漢字「上」,全長5.451公里(3.387英里),最長直道有1300米,由7個左彎和9個右彎組成。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充滿挑戰的賽道佈局、令人印象深刻的基礎設施以及WEC激烈的場上爭奪定將為中國車迷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比賽!

2016年起,每年至少有一支中國車隊參賽也使得WEC激起了越來越多中國車迷的關注和興趣。去年的上海站共吸引了45000名觀眾前往現場觀看。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我們先來通過數據瞭解一下:


在過去的7場WEC上海站的比賽中,共有206輛賽車參與發車,其中22輛沒能堅持到方格旗揮動,完賽率為89.3%

WEC上海站的206輛參賽車總共完成了31332圈的比賽,里程數為170791公里2016年為其中之最:當時有31輛賽車參賽,總共跑了27849公里。這也是在上海唯一一次出現超過5000圈的比賽。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2018年上海站LMP1組的領獎臺上迎來了前F1世界冠軍、McLaren F1車隊隊友Fernando AlonsoJenson Button的重聚。

兩人的首次一同登臺要追溯到2012賽季的F1巴西大獎賽,當時McLaren車隊的Button獲得冠軍,Alonso則代表Ferrari車隊拿到了亞軍。而此次LMP1組的領獎臺上,Alonso與SebastienBuemi、Kazuki Nakajima共同駕駛ToyotaTS050 Hybrid賽車獲得第二,Button和SMP Racing11號車組成員Mikhail Aleshin、VitalyPetrov一同位列第三。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除Aleshin以外,均為前F1車手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所有4個組別的圈速紀錄都在2017年被打破,Sebastien Buemi在全長5.451公里的上海國際賽道創造出1:45.892的成績,刷新了WEC的正賽單圈紀錄。而2018年因為比賽期間下起了大雨,未能打破2017年時所創造的任何一項紀錄。
Pedro Lamy(LMGTE Am組)分別代表兩支車隊贏得了4次上海站的比賽(Larbre Competition:2012,Aston Martin Racing:2014、2016、2017)。這位葡萄牙車手獲得組別的杆位數也是最多的,共有5個,全部來自於Aston Martin(2014、2015、2016、2017、2018)。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Julien Canal是唯一一位在上海同時獲得過兩個不同組別冠軍的車手,分別是2012年LMGTE Am組冠軍以及2014、2017年的LMP2組冠軍。

G-Drive Racing曾於2013、2014及2016年獲得過3次LMP2組冠軍。

2018年,Jackie Chan DC Racing(成龍DC車隊)贏得了上海站LMP2組的冠軍,成為首支在上海主場獲勝的中國車隊。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2016年,Timo Bernhard、Brendon Hartley和Mark Webber在6個小時的比賽中完成了1062.95公里(195圈)獲得勝利,與2017年AnthonyDavidson、Sebastien Buemi、KazukiNakajima贏得比賽時完成的里程數相同,是目前最多的。

LMGTE Pro組,Ferrari從未贏得過上海站的勝利,Aston Martin曾在2012、2013及2018年獲勝,Porsche取得了2014和2015年的冠軍而Ford則在2016和2017年贏得了比賽。

Chevrolet攜手Larbre Competition在2012年贏得了LMGTE Am組的冠軍,Ferrari在2013年與8 StarMotorsports奪冠,在2015年則和AF Corse迎來勝利,Aston Martin Racing拿下了2014、2016和2017年的冠軍,Porsche在2018年與Dempsey-Proton Racing獲得首勝。

Stefan Mucke分別為兩家不同的製造商奪得過3次LMGTE Pro組的杆位。2013和2014年,這位德國車手與Darren Turner為Aston Martin拿下杆位,而2018年,他又和Olivier Pla為美國製造商Ford在他們WEC的最後一個賽季奪得杆位。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Pedro Lamy在過去7場上海站的比賽中共獲得過5次LMGTE Am組的杆位,其中4次是與加拿大車手Paul Dalla Lana一同獲得的。今年,Dalla Lana將攜手新隊友Darren Turner爭取他的連續第5個杆位,後者曾在上海3次摘得LMGTE Pro組的杆位。

Mike Conway、Nicki Thiim和Olivier Pla都曾在上海站的比賽中獲得過兩個不同組別的杆位。Conway獲得了2013年LMP2組杆位以及2017、2018年LMP1組的杆位,Thiim獲得了2013年LMGTE Am組杆位以及2017年LMGTE Pro組杆位,Pla則獲得了2014年LMP2組杆位以及2018年LMGTEPro組的杆位。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在LMGTE的排位賽中,Aston Martin無疑是最成功的品牌:從全部14個杆位中豪取10杆,其中6個來自於LMGTE Am組,剩下4個則來自LMGTE Pro組。

在LMP1組,Alex Wurz與Nicolas Lapierre為Toyota拿到了2012年及2013年的杆位,2014年Neel Jani和Romain Dumas為Porsche拿到杆位,2015年和2016年則由Mark Webber和Brendon Hartley再次為Porsche奪杆,2017和2018年杆位又重新回到了Toyota手裡,由Kamui Kobayashi和Mike Conway獲得。

最快的杆位平均圈速是由Brendon Hartley (1:42.621)和Mark Webber (1:42.818)在2015年所創造的1:42.719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上海國際賽道圈速紀錄: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第8賽季總體上延續了之前的規則,但仍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如:

進入LMP2組的參賽車輛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風洞測試

維修區停站其他方面保持不變,但加油操作期間不允許進行換胎

乾地胎使用數量: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除特別授權外,雨胎僅在賽道官員或賽事總監宣佈為溼地時才可使用。比賽中使用的雨胎數量不受限制。

車手駕駛時長限制: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積分獲得: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今年全新的上海4小時賽能夠創造新的記錄,等你見證!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來源:FIA、崢荷賽車(ZMotorsport)

文字:Wendy

做世界賽車行業最優秀的整合者與領導者

數據解讀WEC上海4小時 | Z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