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青島的海是黃色的,渾濁的,立冬來到這裡遇見碧海藍天


青島,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隸屬山東省,是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國家衛生城市,[1]被譽為“東方瑞士”,因古代漁村青島得名。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屬溫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嶗山、八大關等。唐宋時期,青島成為貿易口岸;明清時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屬山東萊州府境內;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改屬山東省轄市。

青島第二海濱浴場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佔青島市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南部為大珠山、小珠山、鐵橛山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市區的山嶺有浮山、太平山、青島山、北嶺山、嘉定山、信號山、伏龍山、貯水山。

青島市海域面積約1.22萬平方千米,其中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8405平方千米;海岸線總長為816.98千米,其中大陸岸線710.9千米,大陸岸線佔山東省岸線的1/4強。海岸線曲折,岬灣相間。

面積大於0.5平方千米的海灣,自北而南分佈著丁字灣、栲栳灣、鹽水灣、嶗山灣、小島灣、王哥莊灣、青山灣、腰島灣、太清宮口、流清河灣、嶗山口、沙子口灣、麥島灣、浮山灣、太平灣、匯泉灣、前海灣、膠州灣、唐島灣、靈山灣、利根灣和古鎮口、齋堂灣、董家口灣、沐官島灣等;膠州灣內又有海西灣、黃島前灣、紅島灣、女姑口、滄口灣等49個海灣。

青島市原有海島70個。1987年,把齋堂前島和齋堂後島以人工堤連接為齋堂島,千里巖劃歸海陽市;2006年,通過衛星遙感圖像分析與實地踏勘,確認3個未正式報告的海島,而黃島和團島已失去海島屬性,不再列為海島。青島有海島69個。其中,水島、驢島、小青島、小麥島、團島鼻島、牛島和吉島是人工陸連島,只有62個島四面環海。


69個海島總面積為13.82平方千米,岸線總長度為106.08千米。海島的面積大部分較小,只有田橫島和靈山島的面積大於1平方千米,其餘各島面積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

青島屬正規半日潮港,每個太陰日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平均潮差為2.8米左右,大潮差發生於朔或望日後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國以青島驗潮站觀測的平均潮位作為“黃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島觀象山國家水準原點下72.289米。中國自1957年起,大陸國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為零點起算。

青島海區港灣眾多,岸線曲折,灘塗廣闊,水質肥沃,是多種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場所;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