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木匠手工造“土琵琶”,暢銷鄉村“娛樂圈”,每個僅售300元


今年72歲的老木匠田中一,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街道田家店子村人,他當了50多年的木匠,期間自學制琴技藝,能夠純手工造出6種樂器。他還在琴身上了寫一首七言詩,用28個漢字表達自己的心跡,被村民稱為最有“文藝範”的老人。

踏進田中一的家,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堆堆木頭。“我從十七八歲就當木匠,幹了得有五十多年。”田中一介紹說,他從年輕時幹木匠,先後在城裡的人 民醫院、水利局、師範等單位打工,幹一些單位裡的修修補補的活兒。

五六年前,田中一結束了打工的生涯,回到了田家店子村。他介紹說,年輕時喜歡彈琵琶,拉二胡,因為沒有錢買,他就借了一把琵琶,自己照著樣子做了一個,後來又先後做了二胡等樂器。圖為田中一在打磨琴板。

“剛開始製作的琴,質量不是很好,當時能彈出音就很好了。”田中一介紹說,沒有老師教、也沒有什麼標準,他就是自己摸索著造琴,後來慢慢地就掌握了這個技藝。圖為田中一在用電鋸拉木頭。

田中一上過6年的高小,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彈琴、製作樂器都是他通過老笨法子,自己摸索著一步一步學成的。目前,他能手工造出琵琶、柳葉琴、二胡、阮、板胡、低音胡等6種樂器。圖為田中一在安裝音階。

為了表達自己的心跡,他還寫了一首七言詩《琴藝》:“老田做琴尋開心,方知琴兒是知音;忙裡抽閒琴兒彈,漫步夕陽尋苦甜。”。田中一把這首詩寫在了琴身上,他說這是老來樂,比曬太陽、打麻將強多了。

田中一說,做一把琴得兩三天的時間,從選木頭到成品,有幾十道工序。制琴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琴絃和音階,因為他是手工製作,音階都是一個個的試音,標準是靠耳朵聽出來的。圖為田中一在展示一把低音二胡。

“我造的琴,一般是採用檀木、棗木、梧桐木、槐木等木質硬的木頭。”田中一介紹說,琵琶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在100-300左右,二胡根據材質不同價格也不同,最貴的賣到了1000多元。圖為田中一在為木頭拋光。

田中一造琴,在當地的“老年娛樂圈”裡很有名,當地的莊戶劇團也是他的常年客戶。他製作的琵琶、二胡等樂器,基本上都是定製,沒有存貨。圖為田中一製作的各種琴。

“有時候,我會留著幾個琵琶、二胡趕集,目的不是賣,主要是為了聯繫老友。”田中一介紹,在集市上,喜歡拉二胡、琵琶的老夥計相聚,拉上幾段,非常熱鬧,還愉悅身心。圖為田中一為二胡塗漆。

田中一在家裡造琴的時候,經常有老夥計找他玩,看看他造琴。老夥計見面,聊上幾句家常,看看又造出什麼新琴了,然後坐下試著拉上一曲,唱上一段,日子就在這樣的時光中度過。圖為田中一與老夥計們拉家常。

“每造出一把琴,我都要試拉上幾段,彈上一曲。”田中一說,每當聽到自己新造的琴彈出悅耳的樂曲時,他心裡美滋滋的,一種成就感由然而生,所有的煩惱和不快瞬間消失。圖為田中一與老夥計彈琴。

田中一介紹說,製作一把好二胡,必須得用好材料。這樣一張蟒皮價格昂貴,但是必不可少。所以,他常常花高價購買蟒皮,只為能製作出好的樂器。圖為田中一展示蟒皮。

田中一雖然是老木匠,但是他喜歡彈琴、拉二胡,他說:“彈起琵琶琴聲悠,忘百憂解千愁。二胡一拉,定會不負韶華。”圖為田中一與老伴戚秀芳在家裡合影。 歡迎關注《新圖視野》,打開溫暖視界,感受百味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