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杭州跟我走:江南活武松,住在這裡,燕北真好漢,一輩子學到老


這個四角亭,我經常路過。牌匾上的三個字,老鄭總是誤讀為“老同學”。定睛一看,才發覺是“學到老”,一直以為,這裡是類似老年活動的公園吧。昨天我到蓋叫天故居——燕南寄廬參觀的時候,才知道“學到老”是蓋叫天的一生的座右銘,而此地則是老先生的安息之處。離他的故居尚不足兩公里。

先回到昨天,老鄭在趙公堤上溜達,發現一處白牆青瓦的江南庭院,名叫“燕南寄廬”,是蓋叫天故居,為金沙港一處著名的人文景點。圖為馬一浮先生題寫的“燕南寄廬”四個字。

燕南寄廬的所在地,是曾經與茅家埠齊名的耿家埠,“西湖三埠”之一,清朝時期,遊客從湧金門登船晉謁岳飛墓,附近省市的香客從錢塘門泛舟到靈隱寺進香都要經耿家埠、茅家埠中轉。後來,隨著這邊水面逐漸淤塞,耿家埠船碼頭也因此消失。現在,耿家埠這個地名,恐怕也已經被燕南寄廬、趙公堤、金沙港等新的地名所取代了。


蓋叫天故居原本是破舊不堪的危房。2003年新修建,以他的號“燕南寄廬”來命名。內部由門廳、正廳(百忍堂)、後廳(藝人之家)、左右廂房(蓋叫天紀念館)、佛堂等建築組成,是一處獨特、完整的江南庭院的建築風格的私家宅院。

蓋叫天,本名張英傑,1888年生於河北高陽,幼年入天津隆慶和科班習武生,他13歲到杭州,在拱宸橋天仙戲院學唱老生,後改武生,尤以演武松聞名遐邇,後來長期在上海演出。他和當代著名演員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是同一輩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生前寓居就在這裡。

他的藝名原來稱“小小叫天”,是仰慕京劇大咖譚鑫培藝名“小叫天”而自取的。但當時有人嘲諷他不配此藝名,他就偏更名為“蓋叫天”,立志超越前輩。他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以短打武生見長,注重造型美,講究精氣神,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蓋派”。他擅演《武松》、《三岔口》、《十字坡》和《箭仇》等劇目,得到陳毅元帥的讚揚,稱他是“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


蓋老一生正氣,這一點從他的劇照中的精氣神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前,他拒絕為達官貴人唱堂會。新中國成立後,他反而經常登臺為工農兵演出。1950年秋, 蘇北、皖北發生嚴重災情,1300萬災民急望救賑。浙江省各級政府開展勸募活動,支援災民。蓋老登臺義演一週,將演出收入全部捐給勸募委員會,並和當時的民政局領導馮少白一見如故,結成摯友。

蓋先生一生喜愛西湖湖山,每天都要從寓所沿著楊公提步行到1.8公里處的丁家山,在緩坡平丘上習武練功,並幾次囑咐兒子,希望死後葬在丁家山。1951年春,蓋叫天的小兒子張三鵬奉父命去找馮少白,希望民政局允許其父在丁家山造墓。

馮少白在接待張三鵬時指出,西湖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原來的墳墓正在分批遷出,做新墓是不允許的。接著他又說:”你父親是當今著名藝人,可以不作一般墓葬處理,但必須按照風景區人文景觀的要求建造,要規劃設計,把墓建得有藝術特色,使其和自然風光相協調,請向你父親轉達。”當晚,蓋老聽了兒子的轉告,內心十分感激。


這裡要說一下,上世紀50年代,我國還沒有明文禁止人還活著時就為自己建造墳墓,當時叫“生壙”或“生基”。而馮少白當時的解決辦法,也富有超前意識和開拓精神。蓋老先生1954年為自己建了生壙之後,就經常到這裡來走一走看一看,練練功。

有趣的是,巴金在《隨想錄》有一段記載,描述了在蓋叫天的生壙見到蓋叫天的情景:“有一次時間早一點,我走進墓道登上臺階到了墓前,石凳上竟然坐著蓋老本人,那麼健康,那麼英武,那麼滿意地看著刻著他大名的紅字墓碑,看著坡下的景色,彷彿這裡就是他的家,他同我談話好像在自己家裡待客人。我們一路走下去,親切地握手告別。”

再看“學到老”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黃賓虹老先生寫的。“學到老”來自一段真實的故事:一次蓋叫天在表演時不慎右腿骨折,又碰到庸醫,預言他將永遠無法上臺演出。但是蓋叫天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自斷腿骨,重新再接,最終重新站上舞臺,並從此以“學到老”三個字鞭策自己永不可懈怠。


好一個斷骨重接!好一個“學到老”!他的精氣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參觀者的心。現在的蓋叫天墓已成為楊公堤畔一處人文景觀。而新擴建的楊公堤景區中的蓋叫天故居——燕南寄廬, 也修復一新,成為新西湖36景中的一處景點。我想這不僅僅是對蓋老京劇藝術成就的紀念,更是對他“學到老”這種永不懈怠終身學習的精神,給予了褒揚與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