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年前古人制作箭头的设计理念很先进?竟被中国人沿用到清代


这个是几个史前时期的箭簇,属于新石器时代的Tenerian-cultuur文化,距今约5000~7500年之间。

这些箭簇的材质主要为玛瑙和燧石,长度在4.3厘米~2.6厘米之间,其尖端犀利,两刃和底端较薄。

这些箭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长的菱形箭头,另一种则是较短的三角形箭头。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会在野外收集片状的板岩,然后用石块、石凿打制出大致的形状,然后再磨成箭头的模样。

这两个箭头也是新石器时代的箭头,能看出其“燕尾”比较长,并且尾部都有一个小小的“铤”。

“燕尾”的作用是防止射中猎物后,箭头在抖动下脱落,而铤的作用则是为了更好的和箭杆结合。 ps:这种以铤装杆的设计被中国人一直沿用到清代!

这种燧石箭头很漂亮,可以作为吊坠玩儿

注意箭头尾部长长的箭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