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生活是每日一蔬一飯的滋養,是一次次失望又鼓起勇氣的面對。是奔跑,是呼吸,是歡樂與悲傷並存的好時光。但若靜靜體會,生活的回饋又何止是一段記憶、幾聲悅耳。更真切的,是你我手邊的器物,隨生活打磨而承載熠熠生輝的年華。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圖一 | zwpy99

沒有絢爛的色彩,沒有精美的裝飾,也沒有繁雜的慾望,只是沉穩安靜地盛放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多平凡樸素,儘管我們使用時從不上心,但它們依然在日復一日中,堅守著大度與質樸,健朗地迎接著每一個晨昏。

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珍惜手邊的器物,就是珍惜平凡生活的每一天。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器物不自知其美,沒有自我意識,不追名逐利,把一切交託於自然,為人的需求而生。擁有這些特質的器物所釋放出的,是異乎尋常的美。就像沉默樸實的飯碗,如空氣般理所應當地存在著,不會去積極表現自我,但天意與美,都在其中。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圖片 | 日日之器

若是重新審視一隻造型渾圓的飯碗,就會被它樸素、溫暖、安靜的姿態所打動。

首先,腦海中不會浮現纖細、浮誇的形容詞。其次,它總是悄悄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彷彿一間小小的廟宇,靜靜佇立在人煙稀少的小路盡頭。每當我們想起它是,就會發現,它一直都在身邊,守護著我們平靜的生活。

器,平凡但不凡

圖片 | 日日之器

小時候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飯前把乾淨的碗筷分好、擺好,然後等著母親挨個兒盛上香軟的白米飯。當一團米飯落滿整隻碗,似乎全世界都溢滿了柔和的氣息。

那氣息會喚起我們對稻田的溫暖記憶,五月蓄水後的稻田、六微風吹拂綠色的稻浪、七月一片蛙聲、八月金秋,稻穗累累。相信,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這樣一片叫人難忘的田園景色。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而收於手中的飯碗,也日日提醒著我們,自然不在遠方,它近在咫尺。無論蟲鳴還是樹木搖曳的聲響,都收容於我們掌心的這隻飯碗。

它或許是一隻樸拙的陶碗,或是一隻光滑的瓷碗、又或是一隻溫和的木碗。總之,它們都來自寬厚的大地,寄託著我們已然遠離卻渴望迴歸的生命原鄉。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器物的一生是侍奉人類的一生,它們獻上自己的軀體,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不知疲倦地在現世工作,健康與滿足中度過一天的時光。如果說碗的一生都在悄悄奉獻,那盤子的一生就是在默默包容。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盤子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物,它結實、厚重、穩固,總能抵擋住我們不加憐惜地對待,劇烈的炎涼。無論何時,無論何用,它都能即時派上用場。不管珍饈美味,還是蘿蔔鹹菜,它都一一盛下。盤子是真誠的,它既傳遞四時的美好,也包容著歲月的不堪。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有時看到陶土燒成的大盤子,就會覺得生活無須拘泥於小事,而是要以寬大的心胸去面對一切。

就像日本的生活家祥見知生在《日日之器》中所說的那樣,每當沮喪的時候,她就會把大盤子放在餐桌中間,去感受盤子的鼓舞:船到橋頭自然直、慢慢來吧。真誠寬大的盤子,總能包容我們無法隱藏的偏狹小器。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圖片 | 鶴廬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曾說,美之物,並非誕生於天才之手,而是誕生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人們每日的生活離不開器物,器物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襯的朋友。器物的身影中蘊含著誠懇的美,謙遜的品德。在萬事萬物都孱弱易逝的今天,日用的器物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恩澤,令人欣悅。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的確,有時很多過往的美好回憶,都是和當時使用的一些器物緊密相連。如果沒有它們,人生的記憶勢必會大打折扣。

比如童年裡乘涼的木板凳、泛著油光的小竹椅,還有寄存了爺爺奶奶身影的老花碗、舊水缸、結實的竹筐。這些美好的回憶,是無法脫離平凡的器物而存在的。

器,平凡但不凡

器,平凡但不凡

時光在走遠,器物在磨礪,每一件平凡的器物背後,都有一抹歲月的印記。它總是以飄渺細微的觸角,勾畫著舊日的情愫,以模糊低調的光暈,渲染著往日的情懷。那些承載了日常悲喜的器物,是時間無法帶走的印記,雖然永遠回不去了,卻可以深深凝望,予心溫暖。器物,平凡而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