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皮影戲》


皮影戲是由皮影藝人操縱的用驢皮刻制的影人,通過燈光將影像透影於幕窗上,再配以音樂和唱唸來表演劇情的一種傀儡戲。

它是集平面雕刻、彩繪、文學、舞臺美術、音樂、戲曲、舞蹈動作設計等於一身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它戲中有畫,畫中有戲,富有地方特色,詼諧幽默,妙趣橫生。

它能全方位地傳遞視覺、聽覺信息,感染力很強。

千百年來,皮影戲流行於中國北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清乾隆年以後,隨著大量中原地區的移民進入內蒙古赤峰,也把皮影戲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帶進了草原。

那些來自皮影戲故鄉的山東、河北的皮影戲藝人在赤峰流動演出謀生,初稱“溜口影”,也就是憑藉藝人記憶演唱的皮影。

1945年赤峰解放之前,赤峰境內的皮影班子達到110多個,皮影藝人600多位。

最有影響的當屬敖漢旗的蔣家班、趙家班等...

皮影戲分願影、喜影和會影三種

“願影”主人在許願後為還願而請來戲班唱戲的叫“願影”

村民為慶賀喜事而唱戲的叫“喜影”

“會影”村民在春節辦會、慶賀豐收時請皮影班唱戲叫“會影”......

敖漢蔣家班

敖漢趙家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