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涵江山裡的千年古陂

“沉七洲,浮莆田,指是歷史上隨著四大古陂的築立,由一片汪洋澤國嬗變為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的一方沃土,孕育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莆陽大地。莆田之所以能夠成為富庶的魚米之鄉,四大古陂功不可沒。

木蘭陂、龍橋泗華陂、江口石獅南安陂、萩蘆崇福太平陂,並稱莆陽四大古陂,都是唐宋時期修建的水利工程。而位於萩蘆崇福的太平陂由於藏身山裡,故鮮有人涉足。也正因為如此,太平陂依舊靜靜地橫亙在萩蘆溪的兩岸,與溪邊的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一樣,仍保留著原始的野性和靈氣。

隱藏在涵江山裡的千年古陂

不知多少回,穿行於萩蘆溪畔;也不知多少回,萩蘆溪流淌在夢中。走出喧囂,心歸平靜,越過紅塵,情臻恬淡。一葉入扁舟,天涯看花去。寄情莆陽山水間,才發現美就在身邊,莆陽大地皆美景,忽然發覺萩蘆溪原是大美之溪,又突然發現,橫亙在崇福溪底的大壩,原來是遺落山裡的莆田四大古陂之一 : 太平陂。

據《興化府志》載:“太平陂,亦名太和陂,宋嘉祐間(1056~1063)知軍劉諤創,灌興教、延壽二里田七百頃”。“太平陂於宋一紹定間(1228~1233)和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二次重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道光二年(1822)重修上下圳渠道。

隱藏在涵江山裡的千年古陂

做為莆田四大古陂之一的太平陂,為莆陽大地漸成富庶的魚米之鄉,同樣與木蘭陂、泗華陂等功不可沒。過去由於她藏身山裡,鮮有人涉足。近年往山區新開了大路,太平陂才現身路邊,遊人漸多。雖然如此,大多人在欣賞她的壯美時,卻不知她厚重的歷史沉澱。

萩蘆溪上游地勢較高,太平陂拱形堤壩將溪水攔腰截住,蓄水成湖。雨後的古陂最為壯觀。溪水越過大壩,那一道拱形的水簾瀑布十分壯美。時值夕陽西沉,遠山重疊的山頭被落日染紅,在水光瀲灩的水面投下點點金光。佇立陂邊,只見陂上疾流飛珠,銀花跳躍。水簾瀑白浪翻飛,聲若洪鐘,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氣勢磅礴。

隱藏在涵江山裡的千年古陂

壩上,一湖碧水,一方瑤池。時值炎夏,湖中暢遊,如沭甘泉。此刻,赤足壩上,光膀對湖,任微風輕拂,溪水滑過,暢遊之餘,笑談人生,不亦樂乎?雖不會擊水,蹚壩上流水赤足而過,聽溪流奏一曲交響,讓溪水來一個透心涼,那般舒心,那般愜意。在濃郁的負氧離子中前行,那邊風景一定醉人。

沿著溪邊渠道上長長的人行步道一路觀景而來,遊人至此,都會被古陂那一道翻飛的水簾景觀迷住,攝下這美妙的畫面。古陂最美的時刻,就在雨後溪水暴漲時的夜幕降臨時分。暴漲的溪流越壩而下,那是一道壯美大氣的水簾瀑; 落日的晚霞映在湖面上,一湖碎金在晶瑩的水面盪漾,此時,從壩前方渠道邊分流而落的小瀑布望去,此情此景,正是萩蘆溪景觀的大美所在!

隱藏在涵江山裡的千年古陂

古陂下這些築砌大壩的滾石,也不知經歷過多少年溪水的沖刷,仍緊緊地託著古陂,一塊塊黑得那麼深沉,讓大壩透著一種古樸的陽剛之美。正是由於古陂的築立,才確保了萩蘆溪下游豐沛的水源。從陂邊乾渠分流出來的一股水流又灌入溪裡,雪白的飛流,轟鳴的樂音,也成了一道小景觀。(文/天涯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